[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抽样轨迹数据的路网车辆OD估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1943.7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4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克双;曹喻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宏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抽样 轨迹 数据 路网 车辆 od 估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抽样轨迹数据的路网车辆OD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抽样车辆轨迹数据预处理为轨迹向量,并构建先验路段流量矩阵和路段行程时间矩阵,计算得到先验OD矩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构建先验路段流量矩阵其表达式为:
其中,下标i表示时段,下标l表示路段,为路段渗透率矩阵,为路段抽样流量矩阵,Nc为周期总数,c为周期,lla为最后一辆抽样轨迹停车位置,nla为时段i内停车抽样轨迹数,Rla为叉口该路段的红灯时长,la为车道编号,lns为车道总数,tla为最后一条抽样轨迹的停车时间;
12)构建先验路段行程时间矩阵:
121)对于非停车车辆轨迹,车辆的路段行程时间的表达式为:
其中,t1为路段第一个轨迹点之前的行程时间,t2为路段最后一个轨迹点之后的行程时间,tdown-tup为路段第一个轨迹点与最后一个轨迹点之间的行程时间,lup为第一个轨迹点之前的路段长度,vup为第一个轨迹点的速度,ldown为最后一个轨迹点之后的路段长度,vdown为最后一个轨迹点的速度;
122)对于停车车辆轨迹,车辆的路段行程时间的表达式为:
其中,lup为第一个轨迹点之前的路段长度,vup为第一个轨迹点的速度,为停车位置与路段出口之间的近似轨迹点时长;
123)计算先验路段平均行程时间矩阵其计算式为:
13)构建先验OD矩阵:采用路径流量推断法或总体需求重现法构建先验OD矩阵,采用路径流量推断法构建先验OD矩阵的具体步骤如下:
1311)设定通过路段l的抽样车辆OD对分布与通过路段的全样车辆OD对分布一致,通过将部分关键路段的流量按照抽样车辆的OD对分布比例分配到各个路径上,获得路径流量其计算式为:
1312)对具有相同起讫点的路径流量进行集计,获取OD对r的流量ni,r,其计算式为:
其中,pa为当前计算路径,paths为计算总路径数;
1313)通过时段波动系数ki与重复流量的期望值对OD对r的流量进行修正,从而获取OD对r在时段i内的需求值所述的时段波动系数ki的计算式为:
所述的重复流量的期望值的计算式为:
其中,I为时段总数,分别为通过路段平均行程时间和时段长度,pol为车辆跨时段出行的概率,Lpath为总路段数,为(i-τ)时段内跨时段出行的车辆数,τ为跨时段出行车辆所跨时段数;
2)集计抽样车辆的路径选择比例作为全路网分配矩阵,通过估计得到路段流量与路段行程时间标定各路段BPR函数;
3)扩展广义最小二乘框架,将OD、路段流量与路段行程时间同时作为决策变量,以交通分配关系与BPR函数作为约束条件,通过梯度下降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将OD矩阵、路段流量矩阵、路段平均行程时间矩阵同时作为决策变量,采用相对误差平方和最小化形式构建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
32)将分配关系与BPR函数通过期望误差阈值ε约束作为不等式约束;
33)模型通过梯度下降法进行迭代求解,将第k次迭代求解的最优解作为第(k+1)次迭代求解的先验矩阵,经多次迭代后输出得到最终估计值;
所述的优化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Z为目标函数,ω1,ω2,ω3为三项权值,Q,X,T分别为目标OD矩阵、目标路段流量矩阵以及目标路段行程时间矩阵,分别为先验OD矩阵、路段流量矩阵以及路段行程时间矩阵,A为分配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抽样轨迹数据的路网车辆OD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轨迹向量包括车辆ID、轨迹点位置以及当前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19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