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建等效实车碰撞波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2814.X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3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杨运生;李景升;张明君;王昌文;孙勇;魏仲文;于潮;马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薛萌萌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建 等效 碰撞 波形 方法 | ||
1.一种构建等效实车碰撞波形的方法,包括特征点识别和等效波形构建,其特征在于,特征点包括实车碰撞波形中的波峰点和波谷点,处理步骤包括:
步骤1:在实车碰撞中采集车身加速度数据信息,获取加速度序列A(t);
步骤2:使用CFC60滤波处理加速度序列A(t);
步骤3:识别A(t)中波峰点和波谷点,识别波峰、波谷点采用的公式为:
其中S(t)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A(t)为t时刻采集的数据值,Δt为采样间隔,i=2,3…n,n为所用数据序列的总数;
构建等效波形的步骤包括:
步骤1:确定构建等效波形时需要的参考点A0、B0、C0、D0、E0、F0;
C0,D0分别为最大谷峰值对应的波谷点坐标和波峰点坐标,E0,F0分别为最大峰谷值对应的波峰点坐标和波谷点坐标,定义波峰值和紧邻的波谷值用同一个序号,同一序号中波峰值点记为P,波谷值点记为V,波峰和波谷构成一组峰谷序列,峰谷值为APV(i),谷峰值为AVP(i),采用的公式为:
APV(i)=A(tpi)-A(tvi)
AVP(i)=A(tpi+1)-A(tvi)
在谷峰值和峰谷值中分别搜索最大谷峰值AVPmax和最大峰谷值APVmax,E0,F0坐标分别为APVmax中的点(tpi,A(tpi)),(tvi,A(tvi)),C0、D0坐标分别为AVPmax中的点(tvi,A(tvi)),(tpi+1,A(tpi+1));
A0的坐标为(0,0),B0为测量序列中首个波峰点的坐标;
步骤2:确定双梯形波中对应的特征点为A、B、C、D、E、F,AB、CD和EF构成双梯形波的腰线;
其中A的坐标与A0相同,F点的求取方法为:求直线E0F0与横坐标的交点坐标(t0,0);四舍五入t0,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得到F点坐标(t5,0);
设B、C、D、E的坐标分别为(t1,G1)、(t2,G1)、(t3,G2)、(t4,G2),线段AB、CD和EF所在直线的函数分别为fAB(t),fCD(t),fEF(t);
由fAB(t1)=fCD(t2)=G1可推导出:
G1=KCD×t2+bCD
经推导可得梯形ABCt2的面积为
根据动量守恒原理,等效后的波形与原波形的速度相同,及在相同的时间段内A(t)与f(t)的与横坐标围城的面积相等,即:
求解时利用等效矩形法近似求得曲线积分的值,KCD,KAB,bCD取直线相对应斜率和截距,通过不断调整t2进行迭代计算找到面积相等时的t2,通过t2计算出t1和G1后,即可确定B、C的坐标;
同理可得,
G2=KCD×t3+bCD
G2=KEF×t4+bEF
矩形t2DEt5的面积为:
根据动量守恒原理:
其中t6为测量数据序列的截止时刻,求解时KCD,KEF,bCD,bEF分别为fCD(t)、相对应的斜率和截距,通过不断调整t3进行迭代计算找到面积相等时的t3,通过t3计算出t4和G2后,即可确定D、E的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28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