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太阳能的高速公路的交通警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5781.4 | 申请日: | 201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夏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江华 |
主分类号: | E01F9/615 | 分类号: | E01F9/615;H02S20/30;H02S4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太阳能 高速公路 交通 警示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高速公路的交通警示装置,包括固定于支撑组件上的底托机体以及用以与所述底托机体配合连接的红蓝报警闪烁灯机构,所述底托机体的顶部端面内设有开口向上设置的固定插槽,所述底托机体内还包括锁定驱动组件、调节驱动组件、用以与所述调节驱动组件动力配合连接的清洗控制组件以及用以与所述调节驱动组件动力配合连接的光伏板控制组件,所述调节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插槽底部的第一内腔以及相连通设置于所述固定插槽与所述第一内腔之间的贯通槽,所述贯通槽内滑动配合连接由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端面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降低了工人劳动量,同时,提高了操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道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高速公路的交通警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攀升,公路上的私家车也越来越多,在高速公路上,因为车辆行驶的速度非常快,为了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多会要求车辆保持相对安全的距离,每隔一段时间在高速公路外侧便会设置用于提示车距的警示牌,但是普通的警示牌结构简单,而且在夜间无法自发光显示,只能通过反光来显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需要将视线转移到马路外侧才能观测距离,十分不安全,另外,传统高速公路用警示灯大多采用统一供电的方式,消耗了大量的电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还有现有的太阳能警示灯,其光伏板为固定式设计,安装和拆卸步骤繁琐,大大影响了维护和安装效率,而且长时间使用容易积灰尘,大大影响了集光发电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高速公路的交通警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高速公路的交通警示装置,包括固定于支撑组件上的底托机体以及用以与所述底托机体配合连接的红蓝报警闪烁灯机构,所述底托机体的顶部端面内设有开口向上设置的固定插槽,所述底托机体内还包括锁定驱动组件、调节驱动组件、用以与所述调节驱动组件动力配合连接的清洗控制组件以及用以与所述调节驱动组件动力配合连接的光伏板控制组件,所述调节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插槽底部的第一内腔以及相连通设置于所述固定插槽与所述第一内腔之间的贯通槽,所述贯通槽内滑动配合连接由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端面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双面锥齿轮,所述贯通槽的前侧端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配合连接的第一导块,所述第一导块的底部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光伏板控制组件包括设置与所述底托机体后侧端面内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内腔的后侧位置,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的前侧端面内安装有光伏板件,所述第二凹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扇形齿轮以及转动配合连接设置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所述扇形齿轮啮合连接的调节齿轮,所述支撑架体的底部末端与所述扇形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固接件,所述扇形齿轮位于所述调节齿轮的后侧底部位置,所述调节齿轮的左侧端面上固设有第一锥轮,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内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后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后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位于所述双面锥齿轮的下侧位置;所述清洗控制组件包括相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前侧端壁内的第二导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槽底部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也位于所述第一内腔的后侧位置,所述第二导槽与所述第二内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顶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二导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导槽的顶部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底部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内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导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二导块,所述第二导块的后侧末端固设有清洁毛刷部,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一内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后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内且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前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位于所述双面锥齿轮的上侧位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杆件和下杆件,所述上杆件的顶部端面内设有开口向上设置的升降滑槽,所述升降滑槽的顶部端壁内固设有升降驱动电机,所述下杆件的顶部段伸入所述升降滑槽内且与之滑动配合连接,所述下杆件的顶部端面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的顶部末端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底部动力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江华,未经夏江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57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