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肤给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5812.6 | 申请日: | 201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7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子辰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给药装置,适合于外用及经皮等的给药。它由负压外壳与给药压板组成,负压外壳一侧为封闭壳体,设有负压排气口,另一侧为敞口端,给药压板设有注药口,它的截面的给药侧表面线有1~多个凹型,给药压板位于负压外壳的敞口端一侧,它的一侧装有位置调节装置,给药压板的注药口的位置可以在负压外壳敞口端一侧调节,负压外壳与给药压板通过给药压板的注药口相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角质层表面积增大、厚度变薄、给药压力均匀而且大、压力可控、给药量大、给药深、给药分布均匀、给药颗粒大小要求低、剂型范围大、注药方法简单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给药装置,适合于外用及经皮等的给药。
背景技术
传统外用及经皮给药方式为普通外敷、微针外敷及微针注射, 普通外敷虽然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吸收效率不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不高,药物的治疗指数不高;微针外敷及微针注射虽然提高了吸收效率、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的治疗指数,但成本高、操作复杂、给药分布均匀度一般、对角质层有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让角质层表面积增大、角质层厚度变薄、给药压力均匀、给药压力大、给药量大、给药深度大、给药分布均匀、压力可控、给药颗粒大小要求低、剂型范围大、注药方法简单、注药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皮肤给药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中的具体技术方案为:它由负压外壳与给药压板组成,负压外壳一侧为封闭壳体,并设有负压排气口和进气阀,另一侧为敞口端,给药压板设有注药口,给药压板的下端为封药端,给药压板的截面的给药侧表面线有1~多个凹型,给药压板的截面的给药侧表面线的凹型开口朝向负压外壳的敞口端,给药压板位于负压外壳的敞口端一侧,在给药压板的一侧装有位置调节装置,位置调节装置为弹性调节装置或丝扣调节装置,给药压板的注药口的位置可以在负压外壳的敞口端一侧调节,可以调节范围为≥0mm,负压外壳与给药压板可以通过位置调节装置整体直接相连,也可以为给药时的临时性连接。
在负压外壳与给药压板为给药时的临时性连接情况下,负压外壳中还设有顶药板定位端,顶药板定位端位于位置调节装置的一侧,负压外壳中的顶药板定位端与给药压板的注药口在给药时,通过注药口临时性密封连接。给药压板的封药端、给药压板的注药口、负压外壳的顶药板定位端中至少一个装有密封材料。
负压外壳与给药压板中至少有一个含有热辐射高透过率材,还有配套的一个专用活动板手,专用活动板手可以调节开口、可以自锁卡在注药口的外面。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皮肤给药装置实施例1中给药压板2在负压外壳1敞口端一侧的内部,给药压板2的截面的给药侧表面线5为多个凹型,顶药板定位端7与注药口6在给药时的密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 为皮肤给药装置实施例2中给药压板2在负压外壳1敞口端一侧的内部,给药压板2的截面的给药侧表面线5为1个凹型,顶药板定位端7与注药口6在给药时的密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 为皮肤给药装置实施例3中给药压板2在负压外壳1敞口端一侧的内部,给药压板2的截面的给药侧表面线5为多个凹型,负压外壳1与给药压板2为整体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子辰,未经张子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58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