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氯化烃的脱氯化氢作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7215.7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9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I.维拉斯斯;M.克拉顿;S.米勒范蒂;G.马尔基奥尼;M.皮奇尼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尔维特殊聚合物意大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08 | 分类号: | C07C21/08;C07C17/2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林毅斌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氯化 氯化氢 作用 方法 | ||
用于使在邻位碳原子上包含至少一个氯原子和至少一个氢原子的氯化烃脱氯化氢以产生对应的不饱和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该氯化烃与胍鎓盐或其胍前体接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8月1日提交的欧洲申请号13178905.9的优先权,出于所有的目的将此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氯化烃的催化脱氯化氢作用制造不饱和的化合物的方法,特别地用于制造偏二氯乙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制备不饱和化合物的氯化烃的脱氯化氢作用是在工业水平上常见的合成方法。
例如,偏二氯乙烯是通过1,1,2-三氯乙烷使用钙或钠的氢氧化物的脱氯化氢作用在商业上制备的。该方法产生非常高产率(约90%)的偏二氯乙烯,但是具有产生并且需要处置或再循环的大量的无机副产物(例如CaCl2或NaCl)的缺点。因此产生氯化氢作为副产物的催化方法将是更有利的。
US 2361072(杜邦公司(DU PONT)10/24/1944涉及用于通过四氯乙烷与氮基的反应制造三氯乙烯的方法。在第1页、右列、第32行中提到了二邻-甲苯基胍;这是在各种氮基的列表中仅有的胍基。这些实例传授了使用三乙胺和喹诺酮。
之前已经披露了在氯化烃的脱氯化氢反应中使用某些胺或它们的盐。
US 2879311(蒸馏器有限公司(THE DISTILLERS COMPANY LIMITED))3/24/1959披露了用于使1,2,3-三氯丁烷在具有3.0至9.0范围内的pK的胺的盐酸盐或氯化铵盐的存在下脱氯化氢的方法。适于制备该盐的示例性胺优选地是叔胺,如:α-和γ-甲基吡啶、2,4,6-三甲基吡啶、5-乙基-2-甲基-吡啶、三-正-丁胺、吡啶、喹啉、N-乙基哌啶、环己胺。
US 2989570(乙基公司(ETHYL CORPORATION))6/20/1961披露了用于通过在胺、其盐酸或季铵氯化物盐的存在下使1,1,2-三氯乙烷脱氯化氢制备偏二氯乙烯的方法。该胺选自具有小于7的pKb(其中Kb表示碱解离常数)的那些胺。二苯胍被列于在该方法中使用的合适的胺中。然而,提供的这些实例没有表明催化过程的存在,而是化学计量反应。
US 5210344(陶氏化学公司(THE Dow Chemical Company))5/11/1993披露了用于通过在具有大于11的pKa的环胺的存在下使1,1,2-三氯乙烷脱氯化氢来制备偏二氯乙烯的方法。具有大于11的pKa的示例性环胺是2,2,6,6-四甲基哌啶、1,2,2,6,6-五甲基哌啶、2,2,4-三甲基哌啶、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以及1,5-二氮杂二环[4.3.0]-壬-5-烯。
现在已经发现使用某些胍鎓盐或它们的胍前体提供了使氯化烃脱氯化氢以便以良好的产率产生不饱和化合物的可持续的催化过程。在1,1,2-三氯乙烷的脱氯化氢反应中使用所述胍鎓盐、或其胍前体在偏二氯乙烯的生产中是选择性的,从而减少副产物的量。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可以容易地以无水的形式回收。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于使在邻位碳原子上包含至少一个氯原子和至少一个氢原子的氯化烃脱氯化氢以产生对应的不饱和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该氯化烃与胍鎓盐或其胍前体接触,该胍前体选自具有式(I)的化合物的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尔维特殊聚合物意大利有限公司,未经索尔维特殊聚合物意大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7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