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配杜仲叶茯砖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7483.9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8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贺建武;胡崇育;李克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首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6000 湖南省湘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杜仲叶 制备 茯砖茶 复配 维生素C 发花 鱼腥味 茶叶提取物 冠突散囊菌 茶叶口感 发酵环境 聚乙二醇 西黄蓍胶 杜仲 发酵液 抗氧化 可控性 易挥发 原料茶 抗性 黑茶 耐受 茶叶 生长 刺激 节约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杜仲叶茯砖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杜仲茶叶制备成特定的原料茶,再与黑茶、西黄蓍胶、维生素C混合,增强效果,维生素C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保护其原香味,同时其酸性还能降低杜仲叶的鱼腥味,提高茶叶口感,在发花前加入一定的发酵液,由茶叶提取物、聚乙二醇等组成,能够进一步刺激冠突散囊菌的生长和抗性,使其耐受杜仲叶中的易挥发成分,促进其生产速度,同时降低其发酵环境要求,节约成本;本发明通过特定的制备手段,得到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可控性高且发花效果好的杜仲叶复配茯砖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配杜仲叶茯砖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活品和保健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杜仲叶是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叶,已于2018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发布的《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关于就党参等9种物质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开展试生产征求意见的函》中,将杜仲叶增补为食药物质在湖南省、河南省进行试生产。杜仲叶从食用历史、成分分析、毒理学评价、临床不良反应报道、卫生学检验等相关方面来看,只要按照传统食用习惯,都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国内众多学者对杜仲叶活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原酸、黄酮类、桃叶珊瑚甙、松脂醇葡萄甙等,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营养成分非常均衡,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关节炎、胎动不安、腰腿疼痛等。
茯砖茶,属黑茶、也称发酵茶始祖。据史书记载第一块茯砖茶诞生于陕西咸阳泾阳县,湖南茯茶泰斗施兆鹏先生为陕西咸阳茯砖茶题字“茯茶之源”。制作茯砖茶最早原料来自陕西、四川,由于后期消费需求猛增,陕西、四川原料以无法满足加工需求,才引进湖南的黑毛茶作为茯砖茶的原料。由于茯砖内有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干嗅有菌花清香,可促进茶叶中各种有机物质的转化,提高茶叶品质,经科学研究发现,长期饮用茯茶,茯砖茶中内含有物质丰富,其主要成份是黄酮类、茶多酚类、生物碱、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大量的茯茶素,其中茯茶素由茂盛生长于茯砖中的冠突散囊菌产生,具有降低人体血脂、血糖、胆固醇的功效,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体质,延缓衰老等功效。
目前市面上现在已经有杜仲茶及系列饮料,在产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杜仲叶本身具有草腥味、苦味和涩味,使得现有的杜仲茶以及根据杜仲叶制备的饮品在口感上普遍存在草腥味等缺陷,限制了杜仲茶以及相关杜仲叶饮料产业的推广应用;茯砖茶在制备过程中,发花时间长,且需要在特殊的环境下进行,过程控制难度大,产业化度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复配杜仲叶茯砖茶的制备方法,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彻底祛除杜仲叶的腥味,并且制备过程简单可控,尤其是发花工序得到很好的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实施方案如下:
一、将特制杜仲叶原料茶、普通黑茶、西黄蓍胶、维生素C混合,用蒸汽熏蒸,温度为80-100℃,汽蒸时间10-30min。
优选的,所述的特制杜仲叶原料茶、普通黑茶、西黄蓍胶、维生素C质量比例依次为1:0.2-0.3:0.02-0.06:0.01-0.03。
优选的,所述的特制杜仲叶原料茶制备方法如下:
1、采摘杜仲叶、摊在竹筛上,按鲜叶质量的5-15%喷洒水,边洒边翻动,使杜仲叶两面沾水。
2、将上述杜仲叶杀青2-5min,杀青机筒芯内温度在80-100℃,使杀青叶的含水量在45-50%;杀青后的杀青叶出筒后采用揉捻机,揉捻2- 6min。
3、将揉捻后的杜仲叶码堆,高度40-120cm间,并加盖湿布,在室温25-35℃,相对湿度75-85%条件下,渥堆6-15h。
4、渥堆后的杜仲叶进行解块后,进行烘焙。
优选的,所述的烘焙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首大学,未经吉首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74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