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红球菌属类微生物生长速度和防止菌种退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8020.4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7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怡轩;章朦玥;侯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38 | 分类号: | C12N1/38;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靳玲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株 红球菌属 生长 退化 菌种 全基因组序列 相容性物质 不良环境 类微生物 菌体 生物合成基因簇 微生物发酵 遗传稳定性 保藏 发酵周期 高渗透压 生物制药 系列实验 细菌形态 耐受度 生物量 速率和 冻干 去污 发现 对抗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涉及提高红球菌属类微生物生长速度和防止菌种退化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在生物制药和生物去污领域提高菌株生长速度和防止菌株退化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红球菌属内公开的菌种的全基因组序列,发现红球菌属已公开的全基因组序列中均含有相容性物质的生物合成基因簇。通过系列实验,发现通过添加合适浓度的相容性物质,不但可以明显提高菌株对抗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及高渗透压的耐受度,维持细菌形态防止菌株退化,还具有促进冻干保藏菌体的萌发速率和菌体的生长速度,缩短发酵周期,使菌株在不良环境下生长速度加快、生物量和遗传稳定性提高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涉及提高红球菌属类微生物生长速度和防止菌种退化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在生物制药和生物去污领域提高菌株生长速度和防止菌株退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球菌属类微生物在生物制药和治理环境污染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以红球菌属类微生物制备的细胞壁肽聚糖类物质能增强体内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免疫活力,具有抑制癌细胞、减少肿瘤复发的功能作用。同时,该类微生物还可作为生物去污的接种介体,可被红球菌属菌株降解、去污的污染物主要有烃类、氯化烃、芳香烃、硝基芳香化合物、多环芳烃化合物、放射性重金属及其聚合物。高渗环境会造成红球菌属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细胞渗透压失衡、胞内水份外流导致细胞质壁分离,生长速度下降、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大大降低了生长存活力;并且会加速菌株的变异,当变异细胞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使菌株的某些特性发生改变或丧失,导致菌株的退化。
红球菌属类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中溶液盐浓度增加会导致溶液渗透压的升高,菌体为了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通常会产生相容性物质,该类物质是一类极性的、易溶的并且可以在细胞内高浓度积累同时对细胞主要功能和蛋白质分子正确折叠起到促进作用的小分子物质。相容性物质在嗜盐菌属菌株中广泛存在,然而红球菌属在不良环境胁迫下是否表达或转运相容性物质,表达或转运的相容性物质是否对其具有抗胁迫作用及它们是否具有交互作用,还未见报道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红球菌属类微生物在不良环境的胁迫下提高其生长速度和防止菌株退化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在含有红球菌属类微生物的环境中添加相容性物质,所述的相容性物质为嘧啶类或氨基酸类相容性物质,选自四氢嘧啶、羟基四氢嘧啶、甲硫氨酸、组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按照菌类的发酵液体积计算,其浓度为10~60mol/l,优选为15-60mol/l。
所述的含有红球菌属类微生物的环境中可以含有高渗盐。
所述的高渗盐选自:NaCl、NαSO4、K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其浓度为:5%-20%。
本发明的相容性物质通过如下方法选择:
(1)对红球菌属类微生物进行基因组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红球菌属菌株具有相容性物质的生物合成基因簇;
(2)以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 SYP-A8695,其16S rRNA序列在NCBI的接收号为MH712435,相容性物质四氢嘧啶合成基因簇序列在NCBI的接收号为MH720339)属菌株为实验对象,进行发酵培养和高盐胁迫性实验,确定菌株适宜的相容性物质需求浓度(10-40mmol/l);
(3)在最适的相容性物质四氢嘧啶浓度下,通过比较高盐浓度下菌株的生长曲线和形态特征,发现相容性物质四氢嘧啶可以提高红球菌属菌株生长速度,并能维持菌体的正常形态、防止红球菌退化。
具体地,
本发明的相容性物质通过如下方法选择: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80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