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水硫酸钙在合成硬脂酸甲酯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8451.0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0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军;郭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67/08 | 分类号: | C07C67/08;C07C69/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王洁平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水硫酸钙 硬脂酸甲酯 酯化反应 合成 过滤分离催化剂 反应产物分离 催化剂用量 聚四氟乙烯 原料硬脂酸 酯合成反应 后催化剂 可循环 可重复 水热釜 烘干 应用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水硫酸钙在合成硬脂酸甲酯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催化剂用量为所述酯合成反应原料硬脂酸的1wt‰~5wt‰;酯化反应是在聚四氟乙烯水热釜中进行,酯化反应温度为100℃~180℃,反应时间为3~12h。本发明中,反应结束后催化剂与反应产物分离方便,过滤分离催化剂,经过烘干后可重复利用。本发明催化剂是一种廉价的无水硫酸钙,环保无污染并且可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合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无水硫酸钙在合成硬脂酸甲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酯类是由无机酸或有机酸与醇进行酯化反应缩去水而成的,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传统的酯化反应一般用硫酸作为反应催化剂,尽管硫酸催化活性高、成本低廉,但在生产过程中会严重腐蚀设备,引起有机物碳化、氧化、醚化、磺化等副反应,其他类型的催化剂如杂多酸因为成本等问题很难进行工业化生产,因此找寻一种新型得酯化反应催化剂迫在眉睫。
无水硫酸钙是一种催化活性较高、价格低廉的催化剂,并且不存在对设备的腐蚀现象,反应结束后催化剂与产物分离方便,催化剂经过烘干后可重复利用,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催化剂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水硫酸钙在合成硬脂酸甲酯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无水硫酸钙作为硬脂酸甲酯合成催化剂,成本低廉、易于分离、可重复使用,催化活性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介绍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水硫酸钙在合成硬脂酸甲酯中的应用。
优选的,应用方法如下:以硬脂酸和甲醇作为原料,以无水硫酸钙作为催化剂,在溶剂热釜中发生酯化反应合成硬脂酸甲酯。
优选的,催化剂用量为硬脂酸的1wt‰ ~ 5wt‰。
优选的,硬脂酸和甲醇的摩尔比为1:2~1:5,酯化反应温度为120℃~180℃,酯化反应时间为3~12h。进一步优选的,酯化反应温度为150℃~180℃,酯化反应时间为4~12h;更进一步优选的,酯化反应温度为160~180℃,酯化反应时间为8~12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发明采用无水硫酸钙作为合成硬脂酸甲酯的催化剂,反应温和,反应中产生的副产物较少,酯化率高,产品的色泽好,克服了传统催化剂腐蚀设备的缺点,反应结束后催化剂易于分离且经过简单处理后可重复利用。无水硫酸钙价格低廉易得,且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是一种优良的环境友好型的催化剂。本发明中硬脂酸甲酯的合成工艺相对简单,投资和能耗较少,便于工业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在聚四氟乙烯反水热釜中加入30g硬脂酸,10.137g甲醇和0.03g无水硫酸钙,搅拌均匀后将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在120℃下溶剂热反应4h,待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后,均匀搅拌反应釜中的产物,取2g产物溶于50mL、95%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向其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用0.05moL/L KOH溶液滴定至红色,根据KOH用量计算硬脂酸的转化率。滴定结果表明硬脂酸的转化率为30.43%。将反应釜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80℃,用漏斗过滤反应釜中的物质,留在滤纸上的是硫酸钙,经过250℃烘干后得到无水硫酸钙,经过简单过滤、分离和烘干即可实现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实施例2
在聚四氟乙烯水热釜中加入30g硬脂酸,10.137g甲醇和0.03g无水硫酸钙,搅拌均匀后将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在150℃下溶剂热反应4h,待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后,均匀搅拌反应釜中的产物,取2g产物溶于50mL、95%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向其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用0.05moL/L KOH溶液滴定至红色,根据KOH用量计算硬脂酸的转化率。滴定结果表明硬脂酸的转化率为60.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未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84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