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保水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8635.7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0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旭;梁莉;刘梦;把真聘;贺楠;王滕雪;陆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4/22;A01G24/35;A01G24/15;A01G24/10;C08F289/00;C08F220/06;C08F220/56;C08F222/38;C0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酸 生物质保水剂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制备方法和应用 坡缕石黏土 丙烯酰胺 高粱秸秆 过硫酸钾 节水保水 蔬菜种植 蔬菜种子 无毒无害 栽培成本 保水剂 可吸收 质量比 储存 释放 生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保水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生物质保水剂包括以下原料:高粱秸秆,丙烯酸,丙烯酰胺,坡缕石黏土,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钾,其中各原料的质量比为:丙烯酸:高粱秸秆=10:1~1.5,丙烯酸:丙烯酰胺=7~9:3,丙烯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2%,丙烯酸:过硫酸钾=1.4%,丙烯酸:坡缕石黏土=10:1~1.2。本发明所述生物质保水剂的原料无毒无害,且所述保水剂可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的水,因而用量省,可降低栽培成本;还具有较好的节水保水以及储存养分的能力,而这些水分和养分可以根据蔬菜的需求进行释放,保障蔬菜种子萌发和菜苗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保水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总面积和人类生存空间的不断缩减,利用阳台这一有限空间来培植绿色无公害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它满足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美化了居室,体验了收获的乐趣,为人们提供安全无公害的新鲜蔬菜,还能高度利用城市空间资源,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目的。
阳台蔬菜种植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因此,现有的阳台蔬菜种植技术也存在着各种不足和缺点,例如:在阳台蔬菜种植过程中经常选用花盆、花槽或者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弃物,如泡沫箱、塑料盆、木箱、饮料瓶等作为种植容器,这些种植容器容易占据阳台空间而且挪动不方便。而栽培方式一般为土培和无土栽培两种方式。这两种栽培方式均有各自的缺点,其中土培这种最传统、简单的栽培方式容易造成阳台空间的脏乱,现很少使用。即使使用,也是和其它一些基质混合使用。而无土栽培最常见的即为水培,但水培对栽培容器和栽培技术要求较高,造成成本高和费水费肥。基质栽培,所需基质量多,易带菌、易传病。气雾栽培作为一种新的无土栽培方式,所需设备复杂、成本高、需购买的东西多。
目前并没有一种适合阳台蔬菜种植的基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保水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所述生物质保水剂直接作为栽培基质,保水性好,可以对养分和水分进行充分利用,提高蔬菜的成活率及促进蔬菜生长,,实现了在成本较低的条件下节省有限的阳台空间和利用干净清洁、环境友好的栽培基质生产出安全无公害的蔬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保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粱秸秆1~1.5重量份,丙烯酸10重量份,丙烯酰胺3.3~4.3重量份,坡缕石黏土1~1.2重量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5000重量份和过硫酸钾714.3重量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按90%的中和度将高粱秸秆、丙烯酸、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钾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将所述接枝共聚后得到的接枝共聚物与坡缕石黏土混合,得生物质保水剂。
优选的,所述接枝共聚反应的温度为65~70℃,时间为60~70min。
优选的,所述接枝共聚反应时伴随搅拌,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50~350r/min。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生物质保水剂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质保水剂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蔬菜的种类为叶用蔬菜;所述叶用蔬菜包括小白菜、小油菜、蒜苗、油麦菜和香菜。
优选的,所述蔬菜种植的地点为阳台。
优选的,所述蔬菜在种植时,以所述生物质保水剂为种植基质,将包裹在海绵中的所述蔬菜的种子置于所述种植基质中。
优选的,将包裹在海绵中的所述蔬菜的种子置于所述种植基质中后,还包括施水和营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86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