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片级安全存储与存取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9601.X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5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华;蔡尚达;韩洪征;杨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76 | 分类号: | G06F21/76;G06F21/78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段迎春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级 安全 存储 存取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芯片级安全存储与存取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应用模块、存储模块,应用模块连接存储模块;所述应用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应用单元、至少两个存储控制模块,各应用单元连接对应的存储控制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物理信道、至少两个用户数据,各物理信道连接对应的用户数据,利用各个物理信道相互隔离的特性,把每个用户的用户数据分开;各物理信道连接对应的存储控制模块。本发明提出的芯片级安全存储与存取系统及方法,可提高数据存储和存取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存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芯片级安全存储与存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和集成度的不断提高,集成多种应用于芯片的情形也越来越常见,衍伸而来的需求是根据不同应用储存不同的用户数据。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子产品一般为了成本考虑,往往会把各种应用的用户数据储存在同一个存储模块里,利用同一个物理信道来访问存储模块,这也是目前物联网芯片甚至其他通信MCU芯片通用的做法。此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且成本低廉。但是随着物联网IoT芯片应用的大量普及,越来越多的隐私和重要数据需要加密保护,这时传统数据存储和存取方式就会有不同应用可以互相窥看用户数据的安全问题。尽管市面上也有推出软件加密方案如TrustZone等来保护用户数据,但是被黑客破解的案例还是层出不穷。最近业界发生的360水滴摄像头直播用户隐私安全事件、小黑盒破解多个品牌智能锁等市场传闻,都证明了随着芯片和物联网成为大家的生活“必需品”,如何保证重要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安全存取就成为了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的一大痛点。
存储模块的架构一般由物理信道和数据区所组成,物理信道能译码主芯片传送的指令,并根据指令来对数据区做相对应的动作,常见的存储指令分为四大类:(1)组态设定;(2)抹除区块;(3)写入资料;(4)读取数据。主芯片能利用这些指令来操作数据区达到储存数据的目的.
常见的存储模块使用流程如下:
(1)组态设定: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初始化存储模块,例如读写模式,工作频率,工作电压,等设定;
(2)抹除区块:由于存储区块的物理特性,在写入之前需要先抹除区块,相当于数据初始化的动作,如此后续的写入动作才能正确执行;
(3)写入资料;
(4)读取数据。
如图1所示,目前很多芯片安全应用是在应用单元将不同的应用分配在不同的CPU或者应用程序上面,给予不同用户不同的访问和运算权限。这在运算和程序执行方面做到了一定的安全保护,但是在数据或者程序的存储端却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传统存储模块只有一个物理信道,主芯片在读写数据的控制电路也是共享的,因此存在控制电路互相干扰和窥看的问题.此外存储模块接收主芯片传送过来的指令可能会因为意外互相干扰,例如应用0想要抹除用户0区间中的数据,但因为意外使用到全局抹除指令,造成用户1的数据也被抹除了,又或者应用0使用的抹除指令区间长度超出用户0区间,因此用户1的数据被覆盖掉了。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数据存储方式,以便克服现有存储方式存在的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芯片级安全存储与存取系统及方法,可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芯片级安全存储与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应用模块、存储模块,应用模块连接存储模块;
所述应用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应用单元、至少两个存储控制模块,各应用单元连接对应的存储控制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物理信道、至少两个用户数据,各物理信道连接对应的用户数据,利用各个物理信道相互隔离的特性,把每个用户的用户数据分开;各物理信道连接对应的存储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96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