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费产品的保证的追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0029.9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0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许永健;吕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威88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黄韧敏;朱远平 |
地址: | 中国香港元朗泰利***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认证代码 认证装置 扫描仪 有效地 服务器 标签 读取 认证服务器 产品保证 读取装置 认证产品 消费产品 追踪装置 被盗 放入 真实性 混淆 验证 追踪 保证 账户 检查 | ||
本发明揭露一种验证产品保证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提供产品;将产品放入包装内;包装上标有产品的追踪装置,其可供扫描仪读取;除非包装已被打开,否则放置在包装内的认证装置在实体上不可触及;认证装置包含认证代码;当扫描仪读取装置中的认证代码并将其发送到认证服务器以认证产品时,服务器会产生连接到产品的第一个购买者的账户的保证代码。借此,本发明有效地防止标签中的认证代码的被盗,以及有效地解决在服务器上多次检查标签的真实性时可能出现的混淆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防假冒的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有关于电子的保证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过去几十年中,消费主义的兴盛使产品的假冒活动也相应地增加。为了证明某些产品是真品,已经有人提议在产品出厂前将各个产品贴上实体卷标。除非使用特殊的去卷标装置,否则这些卷标无法被拆卸。此外,各个标签都是唯一可识别的。由于这些卷标不容易被伪造或从产品中移除,所以附有这种卷标的产品可以被认为是真品。这些卷标可以是雷射光卷标或防伪环,且各个标签都含有提供唯一身份的验证码。
卷标可以经由电子方式读取或扫描包含其中的认证码,并经由自动电话语音系统或网络将代码发送到认证识别的服务器上。如果服务器识别出认证码,则服务器将确认标签的真实性。以此方式,贴有卷标的产品被认为是真品。
这些卷标甚至已被应用于现有产品,如中国地区流行的大闸蟹。
为了防止包含于标签中的认证代码被偷窃,各个标签被设计成如果试图打开标签就会无法修复。破损的卷标将表示有人试图更改或篡改标签,可使消费者怀疑附有破损卷标的产品的真实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每次检查标签真实性的尝试都会被记录在服务器中。如果存有一段验证码的伪造副本,则比起产品拥有者实际进行的验证,在服务器上会有更多的验证相同卷标的尝试的记录。换句话说,如果在对同一标签进行验证时出现意外更多的尝试次数,则意味着该标签不是唯一的,且于某处存有标签的伪造。这将提醒拥有者,贴有包含相同认证码的卷标的产品可能是伪造的。但是,如果存在伪造标签,则第一个进行查询以验证标签的人将会不知道伪造标签的存在。只有至少进行第二次尝试来验证标签的人,才能够检测到自己没有做过的早期的认证尝试,从而泄露出伪造标签的存在。
在发明名称为“多功能产品防伪识别系统及其防伪识别方法”,申请号为CN201210288489.8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描述了该习知技术的一种版本,其使用实际上包括印刷的条形码和电子卷标的单个的追踪标签。有关贴有卷标的产品的讯息存储在伺服务中,同时还记录了验证卷标的所有查询尝试。该方法的缺点是使用单个的追踪标签来获得关于产品和产品转移的讯息。但是,没有与卷标中的讯息有关的隐私。因而在原始标签发行之前,也可以制作假冒标签并将其发行到市场上。
在发明名称为“防伪卷标系统”,申请号为“CN201310546388.0”中国专利申请中揭露了一种一次使用两个产品追踪代码的方法,使得即使当不能使用其中一个追踪代码时也可以执行标签的认证。
在发明名称“双ID防伪方法和系统”,发明名称为US2014/0095398美国专利申请中揭露了使用两种防伪代码来防止标签的伪造。第一个防伪代码是零售商的代码,第二个防伪代码是产品代码。必须将两个代码提供给验证服务器,以便服务器可以验证该标记。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零售商必须在产品出厂前已经被确定,这严重限制了选择零售商的自由。
这些方法都不能有效地防止标签中的认证代码的被盗。此外,这些方法都没有有效地解决在服务器上多次检查标签的真实性时可能出现的混淆。因此,希望能提供一种改进的方法和附随的系统或装置,以提供减少这些问题的可能性。
此外,这些方法都不能确保给合法拥有者发放产品的保证的数字许可证。
因此,希望能提供一种方法和任何随附的装置,以确保产品可以为拥有者的利益进行认证,并且还可以给合法拥有者发放任何产品的保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威88有限公司,未经时威88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0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