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空气过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0924.0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1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伯运;郭晶晶;陈如木;陈莹;冯彤辉;邱金水;王式耀;尹浩;赵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46/30;B01D46/00;A62B23/02;A62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杨志兵 |
地址: | 43003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滤芯 压缩空气过滤装置 压缩空气 上筒体 下筒体 过滤 分子筛 二氧化碳吸附剂 压缩空气进口管 嵌套 压缩空气气源 活性炭 多层过滤 多层滤芯 高压空气 过滤效率 过滤装置 呼吸气体 环形柱状 滤芯过滤 品质标准 气瓶充气 筒体内部 一氧化碳 大流量 第三层 第一层 高压力 排出管 体积小 钢网 滤料 排出 套筒 拆卸 呼吸 保证 | ||
1.一种压缩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筒体(1)、下筒体(7)以及设置在下筒体(7)内部的套筒和复合滤芯;
所述上筒体(1)和下筒体(7)均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上筒体(1)和下筒体(7)的开口端对接形成密闭腔体,在其对接面之间固定有密封板(4),隔离上筒体(1)的腔体和下筒体(7)的腔体;
所述上筒体(1)上设置有用于排出其内部气体的出口管(21);
所述下筒体(7)上设置有用于使待过滤的高压空气气源进入到其内部的入口管(81)以及用于排出过滤过程中所产生的水的排水管(9);
所述套筒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复合滤芯安装在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所述外筒和内筒的圆周面上均设置有两个以上通气孔;所述套筒顶部与所述密封板(4)对接,所述密封板(4)上设置有与所述内筒的中心孔贯通的通孔,所述内筒中心孔中过滤后的气体通过所述密封板(4)上的通孔进入上筒体(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包括三层,从内向外依次为第一层滤料(61)、第二层滤料(62)第三层滤料(63),其中第一层滤料(61)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吸附剂,第二层滤料(62)为分子筛,第三层滤料(63)为活性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底部通过设置在下筒体(7)底板上的支撑圆环(10)进行支撑;所述支撑圆环(10)的高度高于入口管(81)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环(10)在高压气体流动方向开设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筒为环形外钢网(51),内筒为环形内钢网(52);所述外钢网(51)和内钢网(52)同轴固定在套筒底板(53)上,形成套筒。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口管(21)上设置有出口气压表(22)和气体成分检测单元(23),所述出口气压表(22)用于实时监测经出口管(21)所排出的高压空气的压力,气体成分检测单元(23)用于实时检测经出口管(21)所排出的高压空气的气体成分。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入口管(81)上设置有入口气压表(82),所述入口气压表(82)用于实时监测经入口管(81)所进入的高压空气气源的压力。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通体(1)上设置有泄压阀(3),当所述过滤装置内部压力高于设定的安全阈值后,泄压阀(3)自动排气泄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09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