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企业智能化改造成熟度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1246.X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7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谷牧;靳柯;张亚平;潘亚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郝志亮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系统层级 成熟度 产线 产品全生命周期 改造 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 评价指标 生命周期 业务环节 综合评估 网络化 层级 维度 物流 细化 数字化 协同 车间 调度 智能 衡量 试验 制造 服务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企业智能化改造成熟度评价方法,该方法从系统层级和产品全生命周期两个维度出发,分别从生命周期维的设计、制造、试验、物流、服务,以及系统层级维的设备、单元/产线、车间、工厂、协同共10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的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一级指标进行细化,总结出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计划与调度、生产与作业、装备智能化、智能产线等23项二级指标。利用上述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估,衡量企业各层级、各业务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及云化水平,进而得到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总体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企业智能化改造成熟度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下,德国和美国已经基本上走完了工业3.0的历程,在工业2.0、工业3.0两个阶段大约100多年的工业发展进程中,德美等发达国家沉淀下先天优势。中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大量的工业2.0、工业2.5、少量的工业3.0并存。鉴于此,提出了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化改造成熟度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帮助企业认清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快速地对自身智能化水平进行自我评估与诊断,帮助企业寻找差距,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智能化改造解决方案。此外,在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后,可利用该模型对智能化改造效果进行评估和认定。
德国机械设备与制造商协会(VDMA)下属的Impulse基金会,建立了一个工业4.0准备度的在线测评平台,该测评涵盖战略和组织、智能工厂、智能操作、智能产品、数据驱动服务(DDS)和员工六个维度,并进一步分解成18个域。输出结果为L0-L5六级评价标准。工业4.0成熟度在线测评平台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德国机械及制造商协会联合卡斯鲁尔大学生产工程学院等几个单位,共同完成了《中小企业工业4.0实施指南》,用来指导德国的中小企业实施工业4.0的具体实施规划。指南提出的工业4.0工具盒,把工业4.0实施方法分解为不同的应用层级,并指导单个可实现的开发阶段。工业4.0工具盒重点关注两方面内容:产品创新和生产技术创新两个层面。该指南所存问题在于应用工业4.0工具盒进行产品创新和智能生产评价的输出结果,如何与测评平台的智能工厂、智能操作和智能产品的指标相结合,缺少分析论证。
德国工学院发布的《工业4.0成熟度指数》面向整体工业企业,可以协助企业制定数字化路线图,指导企业实现学习型敏捷企业转型,在六个连续发展阶段和四个关键领域,都可以实现企业的额外效益。然而总体来看,德国国家工程院的模型构架优美,系统详尽,有智能制造参考模型、有能力模型、有评估模型,非常完整。但是,四个结构面是一种通用模型,具一般性但却有失针对性;评估模型的各阶段其实是数字化转型能力,是否可以称之为工业4.0转型有待商榷。
工业互联网成熟度评价模型根据《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版本1.0)》的主体思路,将互联互通、综合集成、数据分析归纳为工业互联网成熟度评估的3大核心要素,并进一步提取了3大核心要素现阶段发展所需具备的13个关键能力,并将每个能力分为5个等级。该模型不足之处在于在试评估阶段,评估问卷设置比较简单,针对每一个三级指标均仅设立了一道问题,因此在数据采集上难免不够全面,对很多细节性问题的考虑也有所欠缺。
对此,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提出了智能制造就绪度水平测评模型SMSRL。该模型基于FDI参考模型,FDI全称是Factory Design and Improvement(FDI)reference-activitymode(智慧工厂设计改造参考模型)。为用户指出工厂当前的智能制造就绪度水平,制定实现智能制造的实施规划。但SMSRL模型还非常粗略,也过于简单,衡量的指标不够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12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