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外物撞击试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2245.7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0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雷晓波;张帅;张霞妹;彭冲;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M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发动机 风扇 叶片 撞击 试验 平台 | ||
1.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外物撞击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外物撞击试验平台由风扇转子试验器(1)、风扇叶片动应力测量单元(2)、试验防护单元(3)、外物发射装置(4)组成;所述的风扇转子试验器(1)、风扇叶片动应力测量单元(2)位于试验防护单元(3)内部,风扇叶片动应力测量单元(2)装配在风扇转子试验器(1)上;外物发射装置(4)位于风扇转子试验器(1)的正前方叶片旋转区域内;
所述的风扇转子试验器(1)采用“双支点+叶盘悬臂”转子结构形式,由风扇叶片(11)、整体叶盘-转轴单元(12)、滑环引电器安装轴(13)、风扇转轴(14)、前轴承支承-润滑单元(15)、后轴承支承-润滑单元(16)、电机驱动控制单元(17)、铸铁试验平台(18)组成;所述的风扇叶片(11)、整体叶盘-转轴单元(12)、滑环引电器安装轴(13)连接并固定连接在风扇转轴(14)上;所述的风扇转轴(14)支撑在前轴承支承-润滑单元(15)和后轴承支承-润滑单元(16)上;所述的前轴承支承-润滑单元(15)和后轴承支承-润滑单元(16)固定在铸铁试验平台(18)上;
所述的风扇叶片动应力测量单元(2)由布置于风扇叶片(11)上的三向应变计(21)、滑环引电器(22)、应变采集器(24)组成;所述的三向应变计(21)与滑环引电器(22)的转子端连接;所述的滑环引电器(22)装配在滑环引电器安装轴(13)上,滑环引电器(22)定子端线缆接入应变采集器(24)上;
所述的试验防护单元(3)对外物撞击试验起防护作用;
所述的外物发射装置(4)由伺服驱动电机(41)、弹簧(42)、发射管(43)、固定台架(44)、炮体位置调节装置(45)、弹体(46)组成;所述的伺服驱动电机(41)、弹簧(42)、发射管(43)依次相连在同一轴线上,弹簧(42)采用螺纹形式与发射管(43)相连,并固定在固定台架(44)上;所述的弹体(46)固定在发射管(43)内部;炮体位置调节装置(45)安装在固定台架(44)下面,用于调整外物发射装置(4)的高度与角度;
所述的风扇叶片(11)、整体叶盘-转轴单元(12)、滑环引电器安装轴(13)采用整体叶盘加工一体成型,以“销钉周向定位+圆柱面径向定位”的配合方式,依靠托板螺栓固定连接在风扇转轴(14)上;
所述的三向应变计(21)粘贴在风扇叶片(11)背面中部,采用“1/4应变桥路”接入滑环引电器(22)的转子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外物撞击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环引电器(22)采用“小间隙配合+螺钉”方式装配在滑环引电器安装轴(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外物撞击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单元(17)中的电机通过花键轴将扭矩与动力传给风扇转轴(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外物撞击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验防护单元(3)包括:带喇叭口防护钢制框架、固定在框架内的硬纸橡胶块、测试线缆保护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未经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22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