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烯恒温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2502.7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3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吴以舜;谢承佑;陈静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烯创科技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李品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恒温 织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石墨烯恒温织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纤维组织,具有第一组织面、第二组织面及位于该第一组织面与该第二组织面之间的空隙;以及
石墨烯恒温层,附着于该第一组织面且填入部分的该空隙,包含:至少一疏水性树脂及分散于该疏水性树脂的纳米石墨烯片,其中该石墨烯恒温层的热传导值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且该石墨烯恒温层垂直于该第一组织面的热传导值小于该石墨烯恒温层平行于第一组织面的热传导值;
当环境温度不大于400K时,该石墨烯恒温层的热传导值与该环境温度的变化成正比;
当环境温度远低于人体皮肤的温度形成较大的温差时,石墨烯恒温层可吸收人体皮肤释放的远红外线,再释放频段较低的远红外线至人体皮肤,以补充人体皮肤因较大温差所产生的热量逸散;
该疏水性树脂的热传导值远小于纳米石墨烯片;
该纳米石墨烯片具有0.005-0.05g/cm3的堆积密度、0.68-10nm的厚度、及1-100μm的平面横向尺寸;
当环境温度为303K时,该石墨烯恒温层的热传导值于不小于0.8W/mK;
当环境温度为273K时,该石墨烯恒温层的热传导值于不大于0.6W/mK。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恒温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疏水性树脂选自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及其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恒温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石墨烯恒温层部分覆盖该第一组织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恒温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石墨烯恒温层的体积电阻值介于105-1012ohm*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恒温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石墨烯恒温层还包含:导电碳黑、石墨或其组合,该石墨烯恒温层之体积电阻值介于101-105ohm*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恒温织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生理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一组织面,该石墨烯恒温层用以传送该生理传感器所产生的电子讯号。
7.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石墨烯恒温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混合第一溶剂与第二溶剂,形成混合溶剂,其中该第一溶剂的沸点不大于80度,该第二溶剂的沸点不小于120度,且该第二溶剂的表面张力介于30-60mJ/m2;
将纳米石墨烯片加入该混合溶剂中,以机械力分散该纳米石墨烯片形成纳米石墨烯片悬浮溶液;
将至少一疏水性树脂加入该纳米石墨烯片悬浮溶液,以机械力分散该纳米石墨烯片及该疏水性树脂,形成石墨烯树脂溶液;以及
涂布或印刷该石墨烯树脂溶液于织物的表面,去除该石墨烯树脂溶液中的该混合溶剂,形成附着于该织物的表面的石墨烯恒温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石墨烯恒温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溶剂选自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及其组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石墨烯恒温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溶剂选自N,N-二甲基乙酰胺(N,N-Dimethylacetamide)、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formamide)、二甲基乙酰胺(Dimethylacetamide)及其组合。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石墨烯恒温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机械力选自超音波、均质搅拌、球磨及高压剪切。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石墨烯恒温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纳米石墨烯片占该纳米石墨烯片悬浮溶液4-4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烯创科技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未经北京烯创科技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25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