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弗雷歇距离的非侵入式电器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3028.X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0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辉;宋佶聪;瞿杏元;余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6Q10/06;G06F17/18;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李洁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弗雷歇 距离 侵入 电器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弗雷歇距离的非侵入式电器识别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功耗监测方法成本高、部署困难,早期非侵入式监测对硬件及算法的不足,本发明仅依赖电器稳态电流电压数据,对硬件要求低,只需要前期采集单设备的数据即可,样本数据不需要组合电器数据减少了数据采集量,算法简单可以很方便的集成到硬件设备中,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侵入式检测系统下电器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弗雷歇距离的非侵入式电器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为了提高家庭用电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开始了对家庭能耗进行研究。近年来,随着传感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电网的兴起,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的任务也在增加,而实现这一任务的前提就是对各种电器进行有效的监测。电力负荷监测对家庭和电力公司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家庭而言:可以清楚了解每类电器的用电情况,并据此调整用电习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对电力公司而言:可以了解各地区的用电,并据此制定不同的套餐,实现电力的合理配置,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目前电力负荷监测可以分为两种:
传统的侵入式检测,通过给各类电器增加相应传感器分路实现计量,进而实现的总电器的功耗监测,其投入较大,容易对电器的正常运转造成干扰,过多的线路接入使得用户接受程度也不是很好。
早期提出的非侵入式检测功耗,基于电器类别单元电流,只能对类别进行分解,不能细化到具体电器。而且大多依赖于电器的暂态特征数据,对硬件要求高,成本也就相应的提高了,对不利于产品的推广;而且其中的一些算法过于复杂不方便集成到硬件设备中,训练数据过多前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的功耗监测方法成本高、部署困难,早期非侵入式监测对硬件及算法的一些依赖,本发明提供一种非侵入式系统下,通过弗雷歇距离对研究对象电器进行识别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基于弗雷歇距离的非侵入式电器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1、选取常用家庭用电负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每种电器n个周期的电流电压幅值数据和基波电流有效值;计算每种电器的电流幅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差值s1、电流有效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等数据;对电压进行相位对齐找到对应的电流起点并截取m个周期的电流幅值数据;
步骤2、配置算法的参数:确定每种电器参数取值大小;
步骤3、算法运行,获取实测数据n个周期的电流电压幅值数据和基波电流有效值;计算电流幅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差值s2;对电压进行相位对齐找到对应的电流起点并截取m 个周期的电流幅值数据;
步骤4、根据电器取值大小生成解空间,电器数量解对应电器的名称,顺序固定;
步骤5、遍历解空间变换得到的电器数量,计算该电器数量解下电器电流幅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等参数数据,并从步骤1中找到对应电器的电流有效值,计算总的电流有效值并得到各电器的电流占比;根据电流占比得到m周期内各点新的电流幅值数据;
步骤6、根据步骤3得到的参数数据与步骤5的参数数据进行对比,计算步骤5得到的电器数量解是否可行,如可行执行步骤7;不可行则返回一个固定值标记该解无效,继续遍历执行步骤5,如果所有解均无效则执行步骤8;
步骤7、根据步骤3实测获取的电流幅值数据与步骤5计算得到的电流幅值数据,可以转换为2条曲线y1,y2的相似度判断,这里采用弗雷歇距离作为算法适应度函数的计算,首先计算y1上的某点与y2所有点的差值绝对值并取最大值Max,然后计算y1剩余点与y2所有点的差值绝对值V,取V与Max中的最小值即为适应度,列表L保存该解的适应度及对应的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30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