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能源传输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3032.6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4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星;江冰;李莉;刘永相;李涛永;闫华光;蒋林洳;张晶;李康;刁晓虹;李斌;冯义;张宝平;张宇峰;郭炳庆;覃剑;仇新宇;许庆强;肖宇华;黄健;吴涛;易江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能源 充电桩 路由 能源 运行状态信息 运营平台 传输控制系统 充电 电量传输 电量信息 放电状态 负荷需求 工作指令 需求电量 放电量 收集台 指令 传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传输控制系统,包括能源路由充电桩、本地负荷、充电运营平台,其中所述能源路由充电桩连接多个分布式能源,所述分布式能源可以在所述能源路由充电桩的指令下,将其电量传输给所述能源路由充电桩;所述能源路由充电桩还收集所述分布式能源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将所述运行状态信息传输至充电运营平台;所述充电运营平台用于收集能源路由充电桩及所述分布式能源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可收集台本地负荷需求电量信息,基于本地负荷的需求电量信息,选定分布式能源,然后下发工作指令至所述能源路由充电桩,使所选择的分布式能源工作在放电状态,将其可放电量输送至本地负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传输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分布式发电发展迅速,并且中国已进一步开展了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的试点,即分布式发电就近利用清洁能源资源,能源生产和消费就近完成,具有能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低等优点。但是,分布式发电虽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受到市场化程度低、公共服务滞后、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另外,中国也已提出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机制,加快光伏发电电价退坡。行业专家预测在2025年左右光伏补贴将全面取消,因此需要探索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新型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以推动分布式能源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能源传输控制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基于分布式能源传输控制系统,包括能源路由充电桩、本地负荷、充电运营平台,其中
所述能源路由充电桩连接多个分布式能源,所述分布式能源可以在所述能源路由充电桩的指令下,将其电量传输给所述能源路由充电桩;所述能源路由充电桩还收集所述分布式能源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将所述运行状态信息传输至充电运营平台;
所述充电运营平台用于收集能源路由充电桩及所述分布式能源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可收集台本地负荷需求电量信息,基于本地负荷的需求电量信息,选定分布式能源,然后下发工作指令至所述能源路由充电桩,使所选择的分布式能源工作在放电状态,将其可放电量输送至本地负荷。
进一步地,能源路由充电桩内置4G通信模块,通过移动4G连接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台区变压器,电量经台区变压器传输给本地负荷。
进一步地,所述能源路由充电桩中内置分布式能源发电功率或剩余电量不足预警模块,当某个分布式能源电量不足或故障时,所述预警模块将该分布式能源标记为异常状态,并上传至充电运营平台。
进一步地,充电运营平台中内置分布式能源交易优先级选择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优先级顺序选择分布式能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结合了能源路由充电桩与分布式能源设施接入方案,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侧用电需求,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3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