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砂芯制作表面浸涂工艺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5354.4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1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桦;朱才林;卢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锐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23/02 | 分类号: | B22C23/02;B22C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电机 机壳 制作 表面 工艺 方法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砂芯制作表面浸涂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没箱(2);其中,所述浸没箱(2)的一侧固定有转移组件(6),所述转移组件(6)的下端固定有浸涂支架组件(1),所述转移组件(6)远离浸没箱(2)的一侧设置有输送带(3),所述输送带(3)的侧边位置设置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上端位于输送带(3)的中间上方位置安装有表面处理组件(5),所述浸涂支架组件(1)包括固定架(11)、连接杆(12)、固定卡扣(13)和支撑板(14),其中,所述固定架(11)的下端两侧固定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卡扣(13),所述固定卡扣(13)的卡扣处固定有支撑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砂芯制作表面浸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组件(5)包括驱动电机(51)、丝杆(52)、传动皮带(53)、皮带轮(54)、转动电机(55)、滑动杆(56)、刮刀(57)、转动筒(58)和固定筒(59),其中,所述固定筒(59)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转动筒(58),所述转动筒(58)的内部安装有丝杆(52),所述丝杆(52)的一端固定有驱动电机(51),所述转动筒(58)的另一端固定有滑动杆(56),所述滑动杆(56)远离转动筒(58)的一端固定有刮刀(57),所述固定筒(59)的上端固定有转动电机(55),所述转动电机(55)与转动筒(58)的轴表面固定有皮带轮(54),所述皮带轮(54)之间嵌套有传动皮带(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砂芯制作表面浸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组件(6)包括支撑柱(61)、滑轨(62)、滑动座(63)和气动伸缩杆(64),其中,所述支撑柱(61)的上端固定有滑轨(62),所述滑轨(62)的下端固定有滑动座(63),所述滑动座(63)的下端固定有气动伸缩杆(6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砂芯制作表面浸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与固定架(11)的连接处通过轴销转动连接,且连接杆(12)与固定架(11)的连接处的轴销连接有气动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砂芯制作表面浸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两端设置有与固定卡扣(13)相对应的卡槽,所述支撑板(14)的表面四周设置有排料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砂芯制作表面浸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56)的一端嵌套安装在丝杆(52)的圆周表面,所述驱动电机(51)通过安装架与转动筒(58)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砂芯制作表面浸涂工艺,其浸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浸透:将电机机壳铸造砂芯放置在支撑板(14)的上端,然后控制气动伸缩杆(64)的伸缩,使浸涂支架组件(1)下降,这样支撑板(14)上的电机机壳铸造砂芯浸没在浸没箱(2)中的涂料中,待电机机壳铸造砂芯完全浸没后,上升浸涂支架组件(1),使支撑板(14)上的电机机壳铸造砂芯脱离浸没箱(2);
转移:通过气动伸缩杆(64)上移支撑板(14)上的电机机壳铸造砂芯,然后移动滑动座(63),使滑动座(63)顺着滑轨(62)进行移动,当移动到输送带(3)的上端时,下降气动伸缩杆(64),使支撑板(14)上的电机机壳铸造砂芯下降到输送带(3)的上方,然后转动两端的连接杆(12),使支撑板(14)落在输送带(3)的上端,然后通过输送带(3)将支撑板(14)上的电机机壳铸造砂芯输送到表面处理组件(5)的下端;
表面匀料处理:控制驱动电机(51)的转动,使驱动电机(51)转轴连接的丝杆(52)转动,进而带动滑动杆(56)下降,这样滑动杆(56)下端的刮刀(57)下降接触电机机壳铸造砂芯,通过转动电机(55)的转动,利用皮带轮(54)和传动皮带(53)的配合传动,这样使转动筒(58)进行转动,使刮刀(57)对电机机壳铸造砂芯表面进行匀料刮涂处理,使浸涂更加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锐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锐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53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