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木质素螯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5589.3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3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尤龙;王敏;邵光伟;黄平;胡兆平;徐文华;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菏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云南中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1/00 | 分类号: | C05F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276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木质素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改性木质素螯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木质素粉加入水中,室温搅拌均匀,得到木质素溶液A;所述的木质素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所述的木质素粉与水的质量比为(0.05~0.5):1;
(2)向步骤(1)得到的木质素溶液A中边搅拌边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之后使用酸性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至5~7,升温,密闭搅拌,得到溶液B;所述的双氧水与木质素粉的质量比为(0.02~0.3):1;
(3)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B降至室温,然后滴加碱液调节体系的pH值,升温,搅拌,之后加入氯乙酸,升温,搅拌,得到溶液C;所述的氯乙酸与木质素粉的质量比为(0.05~0.5):1;
(4)将步骤(3)得到的溶液C降温至40~60℃,然后用酸性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至5~7,加入中微量元素,在40~60℃下搅拌反应60~120min,反应结束后自然降温即得改性木质素螯合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木质素螯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木质素粉与水的质量比为(0.1~0.4):1;
步骤(1)中所述的室温为20~30℃,室温搅拌的时间为5~3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木质素螯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30%;所述的双氧水与木质素粉的质量比为(0.05~0.1):1;所述的双氧水的加入方式为滴加,在5~30分钟均匀滴加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木质素螯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酸性溶液为盐酸、硝酸或硫酸;所述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20%,所述的硝酸的质量分数为10~20%,所述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20%;
步骤(2)中升温到50~90℃,密闭搅拌时间为60~18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木质素螯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20%,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在5~30分钟均匀滴加完;
使用碱液调节体系的pH值至10~12,升温至30~50℃,搅拌20~4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木质素螯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氯乙酸与木质素粉的质量比为(0.1~0.3):1;加入氯乙酸后升温至60~90℃,搅拌时间为60~1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木质素螯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酸性溶液为盐酸、硝酸或硫酸;所述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20%,所述的硝酸的质量分数为10~20%,所述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木质素螯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中微量元素与木质素粉的质量比为(0.03~0.5):1;所述的中微量元素为钙、镁、锌、铁、铜、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性木质素螯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微量元素的加入形式为含相应元素的可溶性无机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改性木质素螯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微量元素的加入形式,钙元素为氯化钙或硝酸钙,镁元素为氯化镁、硫酸镁或硝酸镁,锌元素为硫酸锌、氯化锌或硝酸锌,铁元素为硝酸铁、硫酸亚铁、氯化铁或氯化亚铁,铜元素为硫酸铜、硝酸铜或氯化铜,锰元素为硫酸锰、硝酸锰或氯化锰。
11.一种改性木质素螯合肥料,是利用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菏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云南中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菏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云南中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55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