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装置以及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6743.9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3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西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刘煜 |
地址: | 日本国山梨县南都留***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 加工 控制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装置以及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该线放电加工机(10)的控制装置(12)中,所述线放电加工机(10)一边在工件(W)与线电极(14)之间的极间进行放电一边使工件(W)与线电极(14)相对移动,从而沿加工路径(R)进行工件(W)的加工,该线放电加工机(10)的控制装置(12)具有:加工面状态获取部(30),其获取工件(W)的加工面(Wf)的状态;以及加工路径设定部(32),其根据获取到的加工面(Wf)的状态来获取工件(W)的加工过度部位(Co),从而避开加工过度部位(Co)地设定使线电极(14)从加工开始点(S)接近加工面(Wf)时的临近点(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装置以及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线放电加工机一边在工件与线电极之间的极间进行放电一边使工件与线电极相对移动,从而沿加工路径进行工件的加工。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第3721366号公报中揭示有如下内容:在利用线放电加工机沿冲模的形状进行多次加工的情况下,变更各次加工开始时的临近位置,由此抑制因加工面的侵蚀而产生损伤。
发明内容
日本专利第3721366号公报的技术虽然做到了加工面不易产生损伤,但无法减小已经产生的损伤,从而无法获得高精度的加工面。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高精度的加工面的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装置以及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1形态为一种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装置,所述线放电加工机一边在工件与线电极之间的极间进行放电一边使所述工件与所述线电极相对移动,从而沿加工路径进行所述工件的加工,该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装置具有:加工面状态获取部,其获取所述工件的加工面的状态;以及加工路径设定部,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加工面的状态来获取所述工件的加工过度部位,从而避开所述加工过度部位地设定使所述线电极从加工开始点接近所述加工面时的接近点。
本发明的第2形态为一种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线放电加工机一边在工件与线电极之间的极间进行放电一边使所述工件与所述线电极相对移动,从而沿加工路径进行所述工件的加工,该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具有:加工面状态获取步骤,获取所述工件的加工面的状态;以及加工路径设定步骤,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加工面的状态来获取所述工件的加工过度部位,从而避开所述加工过度部位地设定使所述线电极从加工开始点接近所述加工面时的接近点。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高精度的加工面。
根据参考附图加以说明的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将容易地了解上述的目的、特征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线放电加工机以及控制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装置的构成的概略图。
图2A为表示对工件进行冲模加工的情况下的粗加工的加工路径的图,图2B为表示粗加工后的精加工的加工路径的图。
图3为表示工件的加工面上的加工过度部位和加工不足部位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线电极从加工开始点进行移动的加工距离与放电数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5为说明加工路径设定部进行的临近点和加工路径的设定的图。
图6为说明加工路径设定部进行的临近点和加工路径的设定的图。
图7为说明加工路径设定部进行的接近点和离开点的设定的图。
图8为表示线电极从加工开始点进行移动的加工距离与加工速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为利用相机或接触式探针来获取工件的加工面的形状的情况下的系统图。
图10为说明加工路径设定部中的加工过度部位和加工不足部位的设定方法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67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丝锥
- 下一篇:一种针对模具钢的切割加工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