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段进气的外加热式活化炉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8345.0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5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舒洪南;吴俊;舒军;白首龙;龙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森环活性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39 | 分类号: | C01B32/39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李剑 |
地址: | 5564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筒 外筒 活化炉 进气口 外加热式 进气 分段 连通 不直接接触 分段式加热 活性炭 出炉装置 传动装置 电机驱动 分段控制 高温烟气 加热通道 外部设置 温度需求 物料入炉 依次设置 保温层 出料口 进料口 耐火层 排烟口 烧失 托轮 能源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进气的外加热式活化炉,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加热通道、耐火层、保温层,所述外筒的外部设置有上排进气口和下排进气口,所述外筒的上部设置有排烟口,所述内筒的一端通过进料口连通有物料入炉装置,所述内筒的另一端通过出料口连通有物料出炉装置,所述内筒在托轮和传动装置的作用下由电机驱动旋转。本发明高温烟气与物料不直接接触,可以避免物料烧失,提高活性炭的获得率和质量,也保证了操作的安全;另外,采用分段式加热方式,可以根据温度需求,分段控制活化炉的温度,避免能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段进气的外加热式活化炉。
背景技术
活性炭作为一种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选择性吸附力强的炭质吸附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印染、食品、化工、医药等行业的精制和净化过程。随着近年来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食品医药行业安全标准的提高、储能电池的兴起,活性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活性炭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过程是炭活化。我国目前常用的炭活化设备主要是卧式内加热式回转炉,生产过程中,物料与燃烧气体直接接触,会引起物料表面燃烧,降低活性炭的得率和质量;另外,现有的活化炉多采用集体供热,即从炉头提供高温烟气,通过引风系统,将高温烟气从炉头引至炉尾,这样为了保证炉尾温度达到要求,炉头的温度较高且难以控制,也会降低活性炭物料的得率和质量,增加了原料消耗及能源消耗,同时由于高温烟气与物料直接接触,会引起物料燃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活性炭获得率和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分段进气的外加热式活化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段进气的外加热式活化炉,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加热通道、耐火层、保温层,所述外筒的外部设置有上排进气口和下排进气口,所述外筒的上部设置有排烟口,所述内筒的一端通过进料口连通有物料入炉装置,所述内筒的另一端通过出料口连通有物料出炉装置,所述内筒在托轮和传动装置的作用下由电机驱动旋转。
优选的,所述加热通道沿内筒的长度方向布置,加热通道的一端靠近进料口,加热通道的另一端靠近出料口,加热通道通过管道与排烟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托轮和传动装置分别位于外筒的两端,传动装置通过不锈钢大齿轮驱动内筒转动,内筒通过不锈钢钢圈支撑在托轮上,托轮和传动装置分别由可调节支柱固定在水泥基座上,外筒为箱式结构,上排进气口和下排进气口的外端均连通有热气管道,上排进气口和下排进气口的内端分别与加热通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热气管道上安装有阀门,加热通道内设置有测温装置。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采用耐火棉制成,耐火层采用耐火砖制成。
优选的,所述物料入炉装置采用双螺旋输送机,物料出炉装置采用刮刀式送料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托轮和传动装置带动内筒旋转,物料入炉装置通过进料口将物料输送至内筒,通过上排进气口、下排进气口、加热通道可对内筒内部的的物料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通过出料口在物料出炉装置的作用下从内筒排出,高温烟气与物料不直接接触,可以避免物料烧失,提高活性炭的获得率和质量,也保证了操作的安全;另外,采用分段式加热方式,可以根据温度需求,分段控制活化炉的温度,避免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分段进气的外加热式活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森环活性炭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森环活性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8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