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8629.X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2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许博;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玉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13/00;B32B7/10;B32B37/06;B32B37/10;B32B38/00;C04B38/02;C04B28/14;E04B1/7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49 | 代理人: | 吴佳佳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温材料,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和发泡陶瓷保温基材,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和发泡陶瓷保温基材之间设置有过渡层,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和发泡陶瓷保温基材通过过渡层结合为一体。本发明提供的保温材料,在建筑中起到保温维护一体的功能,既具有有机保温材料的轻质、隔声、保温隔热性,又具有无机非金属保温材料的耐久性、防火性、高强度等优势。该材料与建筑物同寿命,彻底解决有机保温材料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墙体保温材料是建筑行业中使用较广的一种建材,可显著提高墙体保温性能。目前,随着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断提高,常见的保温材料已不能满足当前节能标准的设计要求。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保温材料为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以及复合保温材料,这些保温材料在性能上差异较大。
聚苯板、挤塑板、酚醛板等有机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比较突出,但耐久性、防火性制约着产品的应用;发泡水泥、珍珠岩板等无机保温材料具有耐久性、防火性,但受生产成本高、强度低等原因,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上较常见的是将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相复合的复合保温材料,可以同时具备有机保温材料良好的保温性能和无机保温材料的耐久性、防火性,在建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有机、无机两种材料存在不同的界面,两者之间结合不牢固,容易造成空鼓、脱落等现象。
申请号为201810307923.X,名称为“一种轻质防火高效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由加气混凝土板和聚苯板等高效保温材料组成的复合保温板,加气混凝土板和聚苯板之间通过钢筋网片和连接件进行固定,得到的保温板在不损失强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加气混凝土板的保温性能。然而加气混凝土板和聚苯板之间通过锚固的形式进行连接,两者之间连接不牢固,在使用时容易空鼓、开裂,造成保温难以与建筑同寿命的问题。
申请号为201611169022.6,名称为“一种复合环保型墙体保温材料”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复合保温材料,在硅酸铝复合保温材质的外墙板的顶部设置有橡塑保温板等有机保温材料,两者之间通过黏胶固定连接。然而,由于有机、无极两种材料存在不同的界面,两者之间通过粘胶结合不牢固,容易造成造成开裂、脱落等现象,影响复合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墙保温产品保温性差、易燃、易老化、易空鼓、开裂等缺陷,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并且阻燃、耐久,彻底解决空鼓、开裂等问题的新型外墙外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和发泡陶瓷保温基材,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和发泡陶瓷保温基材之间设置有过渡层,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和发泡陶瓷保温基材通过过渡层结合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层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与发泡陶瓷保温基材表面之间水化反应生成的托勃莫来石和钙长石。
作为优选,所述发泡陶瓷保温基材的至少一个面通过过渡层与蒸压加气混凝土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发泡陶瓷保温基材的一个面通过过渡层与蒸压加气混凝土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发泡陶瓷保温基材相对的两个面通过过渡层连接有蒸压加气混凝土。
作为优选,所述发泡陶瓷保温基材的上下两面通过过渡层连接有蒸压加气混凝土,其他四个面与蒸压加气混凝土平齐或高于蒸压加气混凝土。
作为优选,所述发泡陶瓷保温基材设置在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内部,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将所述发泡陶瓷保温基材完全包裹,所述发泡陶瓷保温基材设置有至少一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玉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玉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86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