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常垃圾处理用异味吸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8635.5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4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肖江江;李南;姜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江江 |
主分类号: | B01D53/74 | 分类号: | B01D53/74;B01D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钉固定 加热箱 底座 气泵 异味吸收装置 电阻加热丝 顶部外壁 气体分子 日常垃圾 异味气体 去味 顶部内壁 活性碳板 活性炭板 加热杀菌 四周内壁 挡板 进气斗 输出端 输入端 加热 异味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常垃圾处理用异味吸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一侧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气泵和加热箱,且加热箱的内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挡板,所述加热箱的顶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阻加热丝,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加热箱相连接,所述气泵的输入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进气斗,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靠近加热箱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去味箱,且去味箱四周内壁靠近底座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PP棉板和活性炭板。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电阻加热丝,能够对异味气体进行加热,一方面能够对异味气体进行加热杀菌,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气体分子的活动剧烈程度,使气体分子更容易经过活性碳板和PP棉板,提高吸收异味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日常垃圾处理用异味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许多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一般会存在垃圾清理不及时导致垃圾堆积、或人为将垃圾扔到垃圾桶旁而未得到及时清理的问题,在夏季垃圾堆积很容易发酵产生异味和病菌,造成垃圾桶附近一定范围内弥漫着较大异味,这些异味散发至空气中可引起人体反射性地抑制吸气,妨碍正常呼吸功能,甚至是使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目前大多生活垃圾异味吸收装置大多结构较为简单、其异味吸收效率较低,处理效果较为一般,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日常垃圾处理用异味吸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日常垃圾处理用异味吸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一侧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气泵和加热箱,且加热箱的内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挡板,所述加热箱的顶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阻加热丝,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加热箱相连接,所述气泵的输入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进气斗,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靠近加热箱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去味箱,且去味箱四周内壁靠近底座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PP棉板和活性炭板,所述去味箱的内壁靠近顶部的一端均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反光板,所述去味箱的一侧内壁靠近顶部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去味箱靠近紫外线杀菌灯的一侧内壁两端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板,且两个安装板的相对一侧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同一个凹透镜。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靠近去味箱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喷淋箱,且喷淋箱和去味箱的一侧外壁均开有通孔,两个通孔的内壁均插接有同一个导气管。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靠近喷淋箱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入端与喷淋箱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螺钉固定有供水管,且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位于喷淋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喷淋箱的两侧内壁交错通过螺钉固定有导水板,且导水板的底部外壁等距离通过螺钉固定有凸杆。
优选的,所述喷淋箱的四周内壁靠近底部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漏水板,且喷淋箱的顶部外壁一端通过开有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出气管,且出气管的内壁等距离交错通过螺钉固定有斜杆,斜杆的底部外壁均等距离通过螺钉固定有突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日常垃圾处理用异味吸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日常垃圾处理用异味吸收装置,通过设置的电阻加热丝,能够对异味气体进行加热,一方面能够对异味气体进行高温杀菌,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气体分子的活动剧烈程度,使气体分子更容易经过活性碳板和PP棉板,提高吸收异味的效率。
2.该日常垃圾处理用异味吸收装置,通过设置的紫外线杀菌灯,能够进一步对气体分子进行杀菌消毒,通过设置的反光板和凹透镜,能够对紫外线起到反射和散射的作用,提高紫外线杀菌灯的杀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江江,未经肖江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86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