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驾驶员心电数据监测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疲劳提醒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8672.6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7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刚;崔毅;孙诗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G08B21/24;G08C17/02;A61B5/18;A61B5/0402;A61B5/0245;A61B5/024;A61B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片 心电数据监测 信号采集系统 医用传感器 车载系统 提醒系统 电子系统 心电数据 疲劳 采集 驾驶员疲劳状况 驾驶员疲劳状态 电子运算模块 汽车方向盘 安装固定 电源模块 判定结果 声音提示 听觉提醒 通讯模块 心电信号 运算结果 方向盘 判定 视觉 输出 记录 | ||
驾驶员心电数据监测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疲劳提醒系统,驾驶员心电数据监测装置包括作为采集心电数据的介质的电极片,电极片安装固定在汽车方向盘上,电极片和设置在其下面的医用传感器相连接,医用传感器设置在方向盘内部,利用该装置的疲劳提醒系统包括信号采集系统、电子系统、车载系统;信号采集系统包括电极片和医用传感器,用以采集驾驶员的心电数据;电子系统与信号采集系统相连,包括电子运算模块、通讯模块、电源模块,能够对采集的心电信号进行记录并处理得出数据,对驾驶员疲劳状况进行判定,将运算结果向车载系统进行输出;车载系统包括视觉、听觉提醒模块,能够显示驾驶员疲劳状态判定结果并进行声音提示,具有方便实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驾驶员心电数据监测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疲劳提醒系统。
背景技术
疲劳驾驶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的概率是正常驾驶的4-6倍。每年由于疲劳驾驶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因此,实时监测驾驶员的疲劳状况并根据驾驶员疲劳程度及时对其提示及唤醒,对安全驾驶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现有的人体疲劳检测手段有脑电、眼动、心电等检测方法。虽然这些测量手段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且测量结果较为准确,但是每种检测方法均需特定设备和专业人员对被测人员进行测量,无法实现在汽车驾驶室内进行其设备安装,驾驶员也无法在行车过程中自发进行疲劳检测。因此,目前车辆中没有对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疲劳程度进行检测、判定和唤醒的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驾驶员心电数据监测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疲劳提醒系统,能够判定驾驶员的疲劳状况,并对已处于疲劳状态的驾驶员进行唤醒,具有方便、实用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驾驶员心电数据监测装置,包括作为采集心电数据的介质的电极片21,电极片21安装固定在汽车方向盘1上,电极片21和设置在其下面的医用传感器22相连接,医用传感器22设置在方向盘1内部,用以采集驾驶员的心电数据。
利用驾驶员心电数据监测装置的疲劳提醒系统,包括信号采集系统2、电子系统3、车载系统4;
信号采集系统2:包括作为采集心电数据的介质的电极片21,电极片21安装固定在汽车方向盘1上,电极片21和设置在其下面的医用传感器22相连接,医用传感器22设置在方向盘1内部,医用传感器22用以采集驾驶员的心电数据;
电子系统3:安置在汽车控制台内部,与信号采集系统2相连,包括电子运算模块31、通讯模块32、电源模块33;
电子运算模块31:分别和信号采集系统2、通讯模块32相连,对信号采集系统2采集的心电信号进行记录并经过放大、去噪,处理得出数据,根据疲劳模型对驾驶员疲劳状况进行判定;
通讯模块32:与车载系统4相连接并进行通讯,将电子运算模块31的运算结果向车载系统4进行输出;
电源模块33:分别与信号采集系统2、电子运算模块31、通讯模块32、车载系统4相连,对信号采集系统2、电子系统3的各模块和车载系统4所需电源进行管理、配置;
车载系统4:包括视觉提醒模块41、听觉提醒模块42,视觉提醒模块41用于显示驾驶员疲劳状态判定结果,听觉提醒模块42用于对处于疲劳状态的驾驶员进行声音提示。
所述电极片21采用导电性能优异的金属材质,在方向盘1上沿圆周均布,可准确采集心电信号。
所述通讯模块32与多媒体终端客户端5交互通讯,将系统记录、判定的驾驶疲劳状况保存至本地和云端服务器6中。
所述通讯模块32包括能够与手机进行交互通讯蓝牙模块或WLAN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8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医患系统的防跌倒报警腕带
- 下一篇:防溺水监控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