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蝠蛾培育箱和使用蝠蛾培育箱对蝠蛾进行培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8856.2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0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都长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夏冬玲 |
地址: | 443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管 进气腔 培育箱 培育盒 竖直折板 加湿器 盒体 通孔 托板 折板 连通 密封圈 培育 密封圈密封 盒体两侧 上下两层 生长环境 由上到下 蝠蛾幼虫 出气孔 加湿管 培养室 分隔 两层 箱门 杂菌 成活率 体内 室内 感染 | ||
一种蝠蛾培育箱和使用蝠蛾培育箱对蝠蛾进行培育的方法,包括箱体、箱门和加湿器,箱体内设有两块竖直折板,由两块竖直折板将箱体依次分隔成第一进气腔、培养室和第二进气腔,加湿器分别通过一根加湿管与第一进气腔和第二进气腔连通,在培育室内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多对托板,在各对托板上均放置有培育盒;所述培育盒包括盒体和设置在盒体内的上下两层进气管,两层进气管一端分别与盒体两侧连通,在各层各根进气管上均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在折板上由上到下设有多组与各培育盒相对应的通孔,折板与盒体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各通孔和各根进气管一端均位于密封圈内。本发明提能够为蝠蛾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杂菌感染和提高蝠蛾幼虫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蝠蛾培育箱和使用蝠蛾培育箱对蝠蛾进行培育的方法。
背景技术
蝠蛾属昆虫是名贵中药冬虫夏草的唯一的寄主昆虫类群,人工规模化培育虫菌结合体的冬虫夏草全株,实现其规模化养殖蝠蛾昆虫是首要条件和唯一的出路。人工饲养蝙蝠蛾幼虫采用控制幼虫生活环境和幼虫饲料的方法,将蝙蝠蛾幼虫生长周期大大缩短,其饲养方法是:在无菌土饲养幼虫,培养土中添加新鲜饲料,在培养土中投放幼虫虫卵或者刚孵化的幼虫,并用无菌土将其覆盖。将投放完成的幼虫饲养盒放置于无菌、湿度60%~80%、温度10摄氏度~18摄氏度、无光的环境中进行饲养。目前,在人工培育过程中,蝠蛾幼虫的饲养均是在均一培养土湿度的状态下养殖,在均一培养土湿度的状态下养殖蝙蝠蛾幼虫,这种方法存在培养土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状态。均一培养土湿度会导致以下三点不良状况:一、幼虫个体差异导致其适宜生长的湿度也存在差异,单一湿度易导致部分幼虫长势不良;二、培养土湿度过低会导致幼虫长势不良;三、培养土湿度过高则容易出现杂菌感染、表层土更易霉变。以上三点造成蝙蝠蛾幼虫成活率低下、长势不良,导致生产率低下,成本过高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蝠蛾培育箱和使用蝠蛾培育箱对蝠蛾进行培育的方法,能够为蝠蛾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杂菌感染和提高蝠蛾幼虫成活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蝠蛾培育箱,包括箱体、箱门和加湿器,箱体内设有两块竖直折板,由两块竖直折板将箱体依次分隔成第一进气腔、培养室和第二进气腔,加湿器分别通过一根加湿管与第一进气腔和第二进气腔连通,在培育室内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多对托板,在各对托板上均放置有培育盒;所述培育盒包括盒体和设置在盒体内的上下两层进气管,两层进气管一端分别与盒体两侧连通,在各层各根进气管上均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在折板上由上到下设有多组与各培育盒相对应的通孔,折板与盒体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各通孔和各根进气管一端均位于密封圈内。
还包括冷风机和空气净化器,冷风机出风口通过冷气管连通培育室,冷风机进风口连通空气净化器。
在箱体与箱门外均设有罩壳,在罩壳与箱体和箱门之间填充有保温棉。
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两个湿度传感器和两个电磁阀,两个湿度传感器分别放置在培育盒的上下层,两个电池阀分别安装在两根加湿管上;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培育室内空气温度,两个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测量培育盒中的上层培养土和下层培养土湿度,温度传感器和各湿度传感器将监测到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冷风机、加湿器和两个电磁阀。
在各根进气管外均包裹有一层海绵。
一种蝠蛾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灭菌后的培养土放入到盒体中,并投放虫卵和饲料,而后在将各盒体放入到培育室各托板上;
第二步:抽出一个盒体,将两个湿度传感器探头分别放入盒体上层和下层;
第三步:开启加湿器,通过控制两个电磁阀,先将下层培养土加湿到40%到45%,接着在将上层培养土加湿到35%到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都长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宜都长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88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凤凰虫的运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生态的中蜂幼种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