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发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检测方法、装置及实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9364.5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单来支;牟宏;汪湲;王庆;高运兴;李雅文;王建宇;荣鹏;代勇;张琳琳;伏胜群;殷凡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迪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发电系统 同步振荡 电压信号 检测 低频信号 实现装置 经验模式分解 发电系统 算法 预设 分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检测方法、装置及实现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压信号;通过经验模式分解算法对电压信号进行分解,得到电压信号的低频信号;根据低频信号及预设的参数阈值,确定光伏发电系统是否发生次同步振荡。本发明提高了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的检测准确性,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检测方法、装置及实现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中多台并网逆变器之间、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交互耦合会引起系统串、并联谐波谐振,严重地影响了电网电能质量。传统的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主要有基于线性化系统模型的特征值分析法和复转矩系数法、时域仿真法等。但上述方法严重依赖模型精度,工程适用性较差。另一类方法基于实测数据提取振荡模态方法,此类方法的优势是不受系统阶数的影响,不需要事先了解系统参数和结构。目前基于实测数据的次同步振荡模态辨识方法主要有快速傅里叶变换法、小波分析法等。其中,快速傅里叶变换缺乏对振荡局部特性分析能力,无法反映振荡的瞬时频率及阻尼特性;小波分析法结果受基函数影响较大,虽能提取到各模态参数,但不能根据各振荡模式的自身特点自适应地定位扰动时段,振荡模式的时变特性需要后续工作提取;综上,现有的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的检测准确性较低,并且检测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检测方法、装置及实现装置,以提高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的检测准确性及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压信号;通过经验模式分解算法对电压信号进行分解,得到电压信号的低频信号;根据低频信号及预设的参数阈值,确定光伏发电系统是否发生次同步振荡。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电压信号包括第一相电压信号、第二相电压信号及第三相电压信号;上述低频信号包括第一低频信号、第二低频信号及第三低频信号;上述通过经验模式分解算法对电压信号进行分解,得到电压信号的低频信号的步骤包括:通过经验模式分解算法对第一相电压信号进行分解,得到第一相电压信号的第一低频信号;通过经验模式分解算法对第二相电压信号进行分解,得到第二相电压信号的第二低频信号;通过经验模式分解算法对第三相电压信号进行分解,得到第三相电压信号的第三低频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通过经验模式分解算法对第一相电压信号进行分解,得到第一相电压信号的第一低频信号的步骤,包括:获取第一相电压信号的局部极值点;根据局部极值点,得到第一相电压信号的包络线;包络线包括上包络线及下包络线;根据包络线将第一相电压信号分解为多个本征模函数的固有模态函数分量;根据固有模态函数分量及预设的频率范围,确定得到第一相电压信号的第一低频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根据低频信号及预设的参数阈值,确定光伏发电系统是否发生次同步振荡的步骤,包括:判断低频信号的幅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参数阈值;如果大于,判断低频信号的奇异性是否发生突变;如果发生突变,则确定光伏发电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检测装置,包括: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压信号;信号分解模块,用于通过经验模式分解算法对电压信号进行分解,得到电压信号的低频信号;震荡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低频信号及预设的参数阈值,确定光伏发电系统是否发生次同步振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9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