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煤提钒的浸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9403.1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7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蔡梓麒;罗明亮;李向阳;曾志伟;刘晓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10 | 分类号: | C22B3/10;C22B3/44;C22B3/04;C22B1/24;C22B34/22;C22B26/22;C22B26/20 |
代理公司: | 43114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盛武生;魏娟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矿 石煤 球团 盐化 钒精矿 干粉 浸出 浸取 浸液 熟化 黏合剂 产业化应用 低浓度盐酸 石煤提钒 水磨 捕收剂 调整剂 浸出剂 浸出率 浸出渣 硫酸盐 前处理 燃料炭 抑制剂 烘干 浮选 矿浆 磨粉 硫酸 脱水 成型 破碎 | ||
1.一种石煤提钒的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磨制矿浆:
将石煤破碎,将破碎后的石煤加水磨粉,得矿浆;
(2)一段浸出:
将步骤(1)的矿浆用盐酸进行常温搅拌浸出,再进行固液分离,获得一段精矿和一段浸液;
浸出过程中,将矿浆的pH控制在2~6.8之间;
(3)浮选脱碳:
将步骤(2)的一段精矿加水调浆,再用浮选药剂进行浮选,得到的浮选精矿为燃料炭,底流尾矿为钒精矿;
(4)干燥磨粉:
将步骤(3)的钒精矿进行脱水、烘干后,再制成精矿干粉;
(5)成型熟化:
以硫酸为黏合剂,将精矿干粉成型并置于空气中熟化;
(6)球团盐化:
将熟化后的球团在200~330℃下盐化,得到盐化球团;
(7)二段浸出:
将盐化球团用水进行浸出,固液分离,得到富集有钒的二段浸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煤提钒的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石煤磨矿至矿石颗粒度-74 μm≧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煤提钒的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浸出过程的初始液固比为3~6;
浸出过程中,将矿浆的pH值为3~6.5;
浸出时间大于1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煤提钒的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对浸出后的一段精矿进行浮选脱碳,控制:液固比为3~8;用氢氧化钠、碳酸钠调整pH值为7~10;用硅酸钠、酸化水玻璃为抑制剂,用量为100~2000克/吨;用煤油、柴油或焦油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为捕收剂,用量为200 ~ 1500克/吨;用松醇油、杂醇油中的任何一种为起泡剂;浮选,得到的浮选精矿为燃料炭,底流尾矿为钒精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煤提钒的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钒精矿进行脱水、烘干至水分小于2%后,用制粉设备再磨成精矿干粉,烘干在50~300℃温度下进行;利用制粉设备将精矿粉磨至-74 μm≧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煤提钒的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硫酸浓度为85%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煤提钒的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硫酸用量为精矿干粉的10%~2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煤提钒的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空气熟化时间不小于1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煤提钒的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盐化过程的温度260~3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石煤提钒的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盐化处理时间不少于2小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石煤提钒的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盐化在含氧气氛下进行,且所述的含氧气氛的氧含量不低于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煤提钒的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将盐化球团趁热用水进行浸出,浸出为2~6级逆流浸出,每级浸出时间不小于1小时,获得二段浸液和浸出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煤提钒的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磨矿用水为自来水、回用中水;步骤(7)浸出用水为自来水、回用中水或循环尾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煤提钒的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液分离所得的一段浸液中,加入再生剂,将其再生为2%~10%HCl稀盐酸浸出剂,再生剂包括硫酸和/或生石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石煤提钒的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浮选得到的燃料炭进行燃烧,为烘干和球团盐化提供热源;燃烧后的灰渣合并为精矿干粉;尾气经加压后,输入步骤(7)以实现除尘并增加浸出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94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