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机外壳缠绕制冷剂铜管的空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9835.2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0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坤 |
主分类号: | F24F1/08 | 分类号: | F24F1/08;F24F13/30;F04C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1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外壳 制冷剂铜管 制冷剂 室内机热交换器 室外机热交换器 有效降低压缩机 螺旋状缠绕 钢制外壳 空调系统 螺旋状 压缩机 铜管 缠绕 压缩机电机 呈螺旋状 导热硅胶 结冰现象 紧密缠绕 钎焊工艺 使用寿命 制冷过程 结霜 粘结 制热 能耗 传输 空调 吸收 | ||
一种压缩机外壳缠绕制冷剂铜管的空调系统,其主要特征是连接室外机热交换器与室内机热交换器的一部分制冷剂铜管呈螺旋状紧密缠绕在压缩机外壳上,可以采用钎焊工艺将螺旋状制冷剂铜管焊接到压缩机的钢制外壳,也可以采用导热硅胶将螺旋状制冷剂铜管粘结到压缩机的钢制外壳,在夏季制冷过程,流经压缩机外壳上螺旋状缠绕铜管的制冷剂可有效降低压缩机的温度,改善压缩机电机的工作环境,提高其使用寿命,在冬季制热过程,流经压缩机外壳上螺旋状缠绕铜管的制冷剂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的温度,而且借助于制冷剂从压缩机外壳吸收的热量,在传输到室外机热交换器后,可大幅度降低结霜及结冰现象,多余的热量还可以传回室内机热交换器,有效降低了空调的能耗。
技术领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调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应用,主要用于建筑物室内夏季降温及冬季取暖,但由于耗电量很大,对于环境保护及节能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今社会,如何提高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果,降低能耗,仍然是一种挑战。
背景技术
家用空调器一般都是采用机械压缩式的制冷装置,其基本的元件为: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用铜管相互连接,腔体和管道内填充制冷剂,制冷剂通常以几种形态存在:液态、气态和气液混合物,在这几种状态互相转化中,会造成热量的吸收和散发,从而引起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在从气态向液态转化的过程,称为液化,会放出热量;反之,从液态向气态转化的过程,叫做汽化,从外界吸收热量。当进行制热运行时,自室外机热交换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统称)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排入室内机热交换器,通过离心风扇的作用,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即散热而成为制冷剂液体,再经过毛细管节流、降压、降温后进入室外机热交换器,在室外机轴流风扇的作用下,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即吸收热量而成为低压制冷剂气体;进行制冷运行时,电磁四通换向阀动作,使制冷剂按制热过程的逆过程进行循环,来自室内机热交换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排入室外机热交换器,通过轴流风扇的作用,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即散热而成为制冷剂液体,再经过毛细管节流、降压、降温后进入室内机热交换器,在室内机离心风扇的作用下,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即吸收热量而成为低压制冷剂气体,如此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而达到制冷的目的;无论是制冷,还是制热过程,压缩机一直保持高温运行,仅仅依靠室外机热交换器的轴流风扇进行冷却,由于压缩机体积小,在炎热的夏季,冷却效率很低,容易导致高温保护而停机,并且压缩机电机长期在高温下工作,影响其使用寿命,在寒冷的冬季,由于环境温度很低,空调在制热过程中经常发生室外机热交换器结霜及结冰现象,导致空调不能正常工作,制热量降低,甚至不能启动,只能采取制冷的模式来除霜或除冰,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即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坤,未经李建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9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