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型紧急切断直行程阀门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9988.7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管孝瑞;陶彬;张玉平;马开良;刘全桢;蒲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22 | 分类号: | F16K31/122;F16K31/06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1000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紧急 切断 行程 阀门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紧急切断直行程阀门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油气储运技术领域。其包括直行程阀门、液压油缸、开关指示杆、活塞、活塞杆、蓄能器、齿轮泵模块、单向阀模块、油箱模块等,活塞位于液压油缸内,并将液压油缸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为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第一液压油缸与蓄能器连接,蓄能器内上半部分为高压气囊,下半部分为高压液压油,液压油管路B上设置有压力变送器B,蓄能器顶部设置有压力变送器A;第二液压油缸通过液压油管路C与油箱模块连接;液压油管路C上安装有电磁阀和易熔塞。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储罐进出油管线,具有自蓄能功能,并可在断电及火灾状态下依靠高压液压油,实现储罐与进出油管线的紧急切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储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紧急切断直行程阀门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储罐火灾爆炸事故中,由于储罐进出油管线阀门未能及时切断,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紧急切断阀能够快速切断储罐进出油管线。在同样的推力输出下,液动执行机构比气动执行机构体积小、重量轻,具有更好的适用性。CN205978743U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基于气液组合弹簧的阀门执行器,高压气体进入到液压油缸,进而快速推动阀杆运动。长期使用下,紧急切断阀液压油管路附件难免存在泄漏点,尤其是储罐的常开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执行机构才会发生动作,执行关阀流程,一旦关阀侧液压油压力不足,则无法实现快速切断进出油管线,因此紧急切断阀应当具有自蓄能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型紧急切断直行程阀门装置及使用方法,其能够适用于储罐进出油管线的手动闸阀的升级改造,具有自蓄能功能,并可在断电及火灾状态下依靠高压液压油,自动实现储罐与进出油管线的紧急切断。
其技术解决方案包括:
一种智能型紧急切断直行程阀门装置,其包括直行程阀门、液压油缸、开关指示杆、活塞、活塞杆、蓄能器、齿轮泵模块、单向阀模块、油箱模块,所述的直行程阀门安装在进出油管线上,所述的直行程阀门连接有阀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活塞位于所述液压油缸内,并将所述液压油缸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为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的活塞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活塞的下方,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阀杆连接,所述的活塞的上方连接有开关指示杆,所述开关指示杆可随着所述活塞上下运动;
所述的第一液压油缸通过液压油管路B与所述蓄能器连接,所述的蓄能器内上半部分为高压气囊,下半部分为高压液压油,所述的液压油管路B上设置有压力变送器B,所述的蓄能器顶部设置有压力变送器A;
所述的液压油管路B上开设有一支路管路,该支路管路依次经单向阀模块、齿轮泵模块后,连接至所述油箱模块。
上述的单向阀模块只允许液压油经齿轮泵模块流向蓄能器和第一液压油缸,不允许反向流动。
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通过液压油管路C与所述的油箱模块连接,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还开设有与液压油管路A连接的进口;
所述的液压油管路C上安装有电磁阀和易熔塞;
所述的活塞杆与所述的阀杆之间通过连接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的活塞周向上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上述的密封圈设置有三道。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紧急切断直行程阀门装置的使用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活塞、活塞杆、阀杆、液压油相互作用,使得直行程阀门打开的步骤;
b通过活塞的向上运动使得液压油进入蓄能器中下部,并为下一次紧急切断直行程阀门储存能量的步骤;
c当压力变送器A或压力变送器B监测到压力不足时,自动启动齿轮泵模块向第一液压油缸及蓄能器内输送液压油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99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