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珠宝抛光钻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0773.7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2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中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8D1/14;B28D7/00;B28D7/04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鲁晓瑞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安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珠宝 抛光 钻孔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珠宝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珠宝抛光钻孔方法,该方法先将珠宝表面使用打磨帮进行简单的打磨抛光,保证表面无毛刺残留,再将珠宝放入热水中浸泡二十分钟,使珠宝充分受热,方便后续钻孔,再在热水对珠宝抛光,使珠宝表面更加光滑,且在水中也很快去除珠宝表面杂质,最后使用钻孔装置对珠宝进行处理,可有效保护珠宝在钻孔过程中不受损坏,提高钻孔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珠宝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珠宝抛光钻孔方法。
背景技术
珠宝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珠宝单指玉石制品,广义的珠宝应包括金、银以及天然材料(矿物、岩石、生物等)制成的,具有一定价值的首饰、工艺品或其他珍藏统称为珠宝,故古代有“金银珠宝”的说法,把金银和珠宝区分出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除了天然宝石和人工宝石外,珠宝的概念应该扩大包含到金、银、首饰等。经营这些物品的行业统称为“珠宝行业”。“珠宝”的范围要比广义的“宝石”的概念大很多。广义的宝石泛指那些适宜进行琢磨或雕刻加工为首饰或工艺品的原料。在珠宝中,一些圆形的珠宝需要进行串珠处理,因此需要对珠宝进行钻孔处理。
然而传统的珠宝抛光钻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的将珠宝一颗颗的放入钻孔区域经常钻孔,浪费时间和人力,且由于人工的不可连续性,造成了加工效率不高的情况。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珠宝抛光钻孔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珠宝抛光钻孔方法,该方法先将珠宝表面使用打磨帮进行简单的打磨抛光,保证表面无毛刺残留,再将珠宝放入热水中浸泡二十分钟,使珠宝充分受热,方便后续钻孔,再在热水对珠宝抛光,使珠宝表面更加光滑,且在水中也很快去除珠宝表面杂质,最后使用钻孔装置对珠宝进行处理,可有效保护珠宝在钻孔过程中不受损坏,提高钻孔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珠宝抛光钻孔方法,该方法使用钻孔装置,底座的顶端固定进料结构,底座的底端固定顶料结构,通过顶料结构的设置,能够将圆形珠宝进行临时的存储,且通过顶料结构内部的结构设置,能够将圆形珠宝进行自动顶出,再通过进料结构的推动作用,就能够将顶料结构顶出的珠宝自动的推入加工区域进行钻孔加工,能够实现持续性进料,不需要人工一颗颗的放置,节省时间和人力,且效率提高。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珠宝抛光钻孔方法,该方法使用钻孔装置,底座的顶端设有限位结构,通过限位套的设置,能够对顶料结构顶出的珠宝进行限位,防止蹦出,还能够对进料结构进行限位,防止进料结构发生转动,再通过弧形的限位夹的设置,能够对加工的珠宝进行固定和限位,防止珠宝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转动。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珠宝抛光钻孔方法,该方法使用钻孔装置,底座的一端设有能够对加工完成的珠宝进行收集的收集箱,底座上靠近限位夹的一端设有半圆形的收集槽,且收集槽与收集箱连接,收集槽与底座成15°夹角,加工完成的珠宝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顺着收集槽进入收集箱进行自动收集,不需要人手工一颗颗的捡拾,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珠宝抛光钻孔方法,底座的顶端固定进料结构,底座的底端固定顶料结构,通过顶料结构的设置,能够将圆形珠宝进行临时的存储,且通过顶料结构内部的结构设置,能够将圆形珠宝进行自动顶出,再通过进料结构的推动作用,就能够将顶料结构顶出的珠宝自动的推入加工区域进行钻孔加工,能够实现持续性进料,不需要人工一颗颗的放置,节省时间和人力,且效率提高,底座的顶端设有限位结构,通过限位套的设置,能够对顶料结构顶出的珠宝进行限位,防止蹦出,还能够对进料结构进行限位,防止进料结构发生转动,再通过弧形的限位夹的设置,能够对加工的珠宝进行固定和限位,防止珠宝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转动,底座的一端设有能够对加工完成的珠宝进行收集的收集箱,底座上靠近限位夹的一端设有半圆形的收集槽,且收集槽与收集箱连接,收集槽与底座成15°夹角,加工完成的珠宝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顺着收集槽进入收集箱进行自动收集,不需要人手工一颗颗的捡拾,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中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六安中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07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