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调控巨噬细胞免疫功能活性的蛋白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0916.4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9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程洋;付海田;石晓丹;玄英花;雷瑶;沈飞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45 | 分类号: | C07K14/445;A61K38/17;A61P3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调控 巨噬细胞 免疫 功能 活性 蛋白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调控巨噬细胞免疫功能活性的蛋白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筛选并验证了PvTrag28蛋白在调节巨噬细胞免疫方面的应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vTrag28蛋白可显著的促进未活化的RAW264.7巨噬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方向极化。将PvTrag28蛋白作用于未活化的RAW264.7巨噬细胞,可显著增强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NO、IL‑2、IL‑6、TNF‑α的能力,使IL‑6、TNFα、IL‑2和iNOS的mRNA水平分别上调约4.2倍、8.4倍、12.7倍和8.7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调控巨噬细胞免疫功能活性的蛋白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因此,免疫力被定义为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成分的生理反应,人体内执行这一功能是免疫系统。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生活压力也进一步增加,很大一部分人群处于高幅度压力之下,长期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即免疫力降低。在此不健康状态下,机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保护作用,极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极易生病;机体的消耗加大,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疲乏无力、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等表现,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不良,还易诱发重大疾病。因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是当今社会必须重视的一个现状问题。
巨噬细胞属免疫细胞,是一种极具异质性的细胞群体,广泛分布在机体组织器官中,在炎症反应、病原体防御和损伤修复中有均发挥重要作用,并能够作为抗原递呈细胞提呈抗原激活免疫应答。巨噬细胞存在一系列连续的功能状态,而M1和M2型巨噬细胞是这已连续状态的两个极端。其中M1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促炎症细胞因子,并专职提呈抗原,参与正向免疫应答,例如M1型巨噬细胞能够分泌NO、TNFα、IL-6、IL-12等促炎因子,参与病原微生物的清除;而M2型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和/或TGF-B等下调免疫应答,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则大量分泌IL-10和TGF-β等抗炎因子,参与炎症的消解、组织重塑、血管生成。因此探索调控巨噬细胞定向极化靶点在临床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疟疾是伴随人类出现最早的疾病,至今仍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目前关于疟疾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不同种属疟原虫入侵机制和疟疾疫苗的研发,而对疟原虫的药用价值或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较少。疟原虫主要通过虫体表面或内部携带的蛋白与肝细胞或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侵入到机体内。本课题组在对间日疟原虫蛋白进行分析筛选发现 PvTrag28是一个的输出蛋白,目前PvTrag28对巨噬细胞的作用尚未见相关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PvTrag28重组蛋白在制备调控巨噬细胞的产品方面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包括制备调控巨噬细胞的药物。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由SEQ ID NO.1所示的蛋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包括促进未活化巨噬细胞向M1型方向极化。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免疫调节剂。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巨噬细胞为未活化的巨噬细胞,包括但不限于RAW264.7细胞。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是促进未活化巨噬细胞向M1型方向极化的药物。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是上调iNOs、IL-2、IL-6、TNF-α基因的表达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09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