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泵站立式异步电机上油缸内润滑油自循环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1915.1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8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加琦;陈松山;朱泉荣;于贤磊;龙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C33/66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泵站 立式 异步电机 上油 润滑油 循环 装置 及其 应用 方法 | ||
1.一种大型泵站立式异步电机上油缸内润滑油自循环装置,包括推力头(1)、导轴承瓦架(2)、导轴承(3)、上油缸(8)、上机架(9),所述推力头与导轴承配合安装于上油缸内,所述导轴承通过导轴承瓦架安装于上机架,其特征是,所述导轴承瓦架的侧壁在周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自循环装置,所述自循环装置包括自循环毕托管(5)、导向管(6),所述自循环毕托管包括直线型连接段(15)、L形弯曲段(12)和取压头部段(11);所述连接段穿过导轴承瓦架的侧壁,并与导轴承瓦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导向管相连,另一端与L形弯曲段相连;所述L形弯曲段置于导轴承瓦架外侧的上油缸内,其端部安装取压头部段,所述导向管置于导轴承瓦架内侧,所述导向管的端部穿过导轴承侧壁,并和导轴承瓦面、推力头之间的间隙联通;
所述连接段设有外螺纹,所述导轴承瓦架侧壁设有供连接段安装的通孔(14),所述连接段水平穿过相应的通孔,并通过内、外两个固定螺母(13)在导轴承瓦架侧壁的内侧、外侧分别与连接段螺纹固定连接;
所述上油缸内设有油冷却装置(7),该油冷却装置位于L形弯曲段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泵站立式异步电机上油缸内润滑油自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L形弯曲段的朝向与推力头的旋转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泵站立式异步电机上油缸内润滑油自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向管为一端带内螺纹的不锈钢管,所述导向管通过其内螺纹与连接段螺纹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泵站立式异步电机上油缸内润滑油自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自循环装置为4个。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型泵站立式异步电机上油缸内润滑油自循环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润滑油自循环压力来源
上油缸内润滑油自循环压力来源两个方面:
1)在上油缸内的导轴承瓦架侧壁环向布置自循环毕托管,自循环毕托管的L形弯曲段弯曲方向与推力头高速旋转带动上油缸内的润滑油环向旋转方向相反,自循环毕托管入口处的润滑油动压转化为静压;
2)浸在油中的推力头高速旋转带动润滑油旋转,因离心力作用,上油缸内的外侧液面高于内侧液面,自循环毕托管入口布置在上油缸内的外侧,入口压力高于导向管出口的压力,形成润滑油自循环压差;
(2)润滑油自循环路径
在自循环压力的驱动下,上油缸内外侧的润滑油沿着自循环毕托管和导向管流入上油缸内侧的导轴承处,润滑油流经导轴承瓦面与推力头间隙流至油缸下部内侧,在推力头高速旋转带动上油缸内的润滑油环向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润滑油由上油缸内的下部内侧流向上油缸内的下部外侧,流经油冷却装置,再由上油缸内的下部外侧流向上油缸内的上部外侧,形成自循环系统;
(3)润滑油冷却过程
润滑油从上油缸内的下部内侧流向上油缸内的下部外侧的过程中,高温润滑油流经油冷却装置,并与油冷却装置换热、冷却,形成冷却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19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传动机构的高效润滑方法
- 下一篇:汽车座椅智能注油装置及智能注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