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磁性微藻生物吸附剂及其吸附废水中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3801.0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5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高锋;杨红丽;彭苑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28;B01J20/30;C02F3/32;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普***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藻 微藻生物 吸附剂 纳米粒子 微藻培养液 废水 吸附 制备 污水处理领域 沉淀分离 处理效率 二价铁盐 分离成本 分离难度 三价铁盐 铁盐溶液 微藻培养 有效回收 震荡培养 整体处理 反应器 培养基 活性高 复配 盐酸 清洗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磁性微藻生物吸附剂及其吸附废水中镉的方法。所述的复合型磁性微藻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如下:(S.1)微藻培养:将微藻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微藻培养液;(S.2)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将三价铁盐、二价铁盐以及盐酸配制成酸性铁盐溶液,然后经沉淀分离清洗后得到磁性Fe3O4纳米粒子;(S.3)复配:向微藻培养液加入磁性Fe3O4纳米粒子,震荡培养,得到磁性微藻。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微藻容易从反应器中流失,微藻与废水的分离难度大,成本高、微藻活性低的问题,具有(1)复合型微藻生物吸附剂能够有效回收利用,防止流失;(2)处分离方便,分离成本低;(3)活性高,整体处理处理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磁性微藻生物吸附剂及其吸附废水中镉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镉(Cd)作为一种金属广泛应用于电镀工业、化工业、电子业和核工业等领域,每年有相当数量的镉(Cd)通过废气、废水、废渣排入环境,造成污染。相比于其它金属,镉更容易被农作物所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形成巨大的威胁。
常见的镉(Cd)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等方法。吸附法用于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具有操作过程灵活方便、能实现深度处理、通过解吸能回收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重金属废水的处理中。
小球藻作为一种微型藻类具有生长速率快,培养成本低的优点,且能有效吸附和富集水中的一些金属离子,是一种高效的活体生物吸附剂。在传统的微藻吸附废水中污染物的处理中,微藻通常处于悬浮生长的状态,容易从反应器中流失,并且处理完成后微藻与废水的分离带来较大的操作成本,而且悬浮生长的微藻对毒性物质的抵抗力较弱,在废水中重金属等污染物的作用下,其活性往往难以维持,导致整体的处理效率较低。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报道的一种固定化小球藻处理养殖废水的方法,公开号为CN108424906A,运用小球藻对废水中营养物质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以及海藻酸钠的固定化作用,使小球藻对废水起到净化作用的同时能够很好的进行藻水分离。本方法的优点在于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小球藻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缓解了日益严峻的淡水压力;而且小球藻对废水中各种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使废水得到净化,进而减缓了其最终排入到自然水体的负荷。但是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其回收较为困难,需要经过不断的过滤才能够实现,藻水分离,分离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微藻吸附废水中污染物的处理中,微藻容易从反应器中流失,处理完成后微藻与废水的分离难度大,成本高、微藻活性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的固定微藻,防止微藻从反应器中流失,处理完成后微藻与废水的分离方便,微藻活性高的一种复合型磁性微藻生物吸附剂及其吸附废水中镉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合型磁性微藻生物吸附剂,所述的复合型磁性微藻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微藻培养:将微藻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微藻培养液;
(S.2)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将三价铁盐、二价铁盐以及盐酸配制成酸性铁盐溶液,然后滴加进入到氨水中,经沉淀分离清洗后得到磁性Fe3O4纳米粒子;
(S.3)复配:向微藻培养液加入磁性Fe3O4纳米粒子,震荡培养,得到磁性微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3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