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板支撑调节件和异形洞体施工轻钢支撑模板结构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4068.4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9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姚勇;褚云朋;孙方;许立英;宋星宇;张兆强;邓勇军;杨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11/02 | 分类号: | E04G11/02;E04G2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支撑 调节 异形 施工 结构 体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板支撑调节件和异形洞体施工轻钢支撑模板结构体系,属于建筑领域。该模板支撑调节件包括多根固定螺杆、外钢管和两边设置有多组第一螺栓孔的角钢;外钢管位于角钢内,其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栓孔配合的第二螺栓孔;外钢管内套设有内钢管,内钢管上设置有第三螺栓孔;每根固定螺杆依次穿过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内钢管延伸出外钢管的一端设置有其自身长度可调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与型钢连接。该异形洞体施工轻钢支撑模板结构体系包括结构骨架,结构骨架的左右两侧面和顶面安装有上述模板支撑调节件。模板支撑调节件降低了异形混凝土模板搭设的施工难度,使得结构骨架与模板间的空隙可调节,而无需实时按照洞体尺寸改变结构骨架梁的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板支撑调节件和异形洞体施工轻钢支撑模板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洞体混凝土工程结构骨架施工中,诸如地铁、地下管廊及风洞实验室等结构,其截面变化较大,且建造的混凝土洞体截面尺寸较大,水平方向净宽度及竖直方向净高度均超过20米,属于异型混凝土结构,内部洞体全长收缩渐变,各个面沿纵向呈梯形收缩状态。因混凝土自重极大,而异型风洞内壁清水混凝土施工精度要求极高,最高精度控制在≤5mm/2m,最低精度控制在3mm/2m,故对支撑体系的刚度,弹性状态下的承载变形、部件装配及构件加工精度控制指标均有极高的要求。
采用传统实腹式型钢支撑方式进行模板施工,为提高支撑刚度,单根钢支撑杆件重量将会很大,很难采用小型设备或者人工进行安装及拆除。虽混凝土洞体可采取分段施工,但为保证洞体施工进度及成型质量,施工段长度依然在20米左右,且浇筑成型的洞体呈封闭状态,采用机械将内部支撑吊出的方案可行性很低,且由于吨位大,拆除时所采取的相应拆除技术实施难度极大,采用设备吊装安装精度控制难度也大。且由于洞体内截面变化大,支撑杆件及模板尺寸多样,重复利用率极低,整体用钢量大,费用高。混凝土到达龄期后,内部支撑体系拆除时,若采用机械拆除,拖拽重吨位支撑构件容易对洞体内壁造成表面划痕、修复费用高。
中国专利CN205894656公开了一种不规则曲面清水混凝土用钢板肋龙骨木模体系,能够用在不规则曲面混凝土施工中,尤其适用于质量要求较高的异型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利用木模板量身定制可实现对异型现浇混凝土的有效支撑,钢板肋密集,可实现对支撑的刚度要求;但如用于工程量大的不规则洞体结构中,会使得材料用量很大,且木模板干湿变化会导致力学性能发生改变,且木材顺纹和横纹性能差别大,力学稳定性不如钢模,因此不适合用于自重大且工程量大的工程中,且支撑体系所用木模板回收再利用率低,会造成材料浪费使得造价升高,且施工速度也较慢,需要大量加工制作木模板,造成构件加工阶段的误差,大量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具有伸缩调节功能的模板支撑调节件和异形洞体施工轻钢支撑模板结构体系。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模板支撑调节件,其包括多根固定螺杆、外钢管和两边设置有多组第一螺栓孔的角钢;外钢管位于角钢内,其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栓孔配合的第二螺栓孔;外钢管内套设有内钢管,内钢管上设置有与第二螺栓孔配合的多组第三螺栓孔;每根固定螺杆依次穿过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且其两端设置有固定螺母;内钢管延伸出外钢管的一端设置有其长度可调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与型钢连接。
进一步地,型钢为H型钢。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第一螺栓孔之间的间距为100mm。
进一步地,调节机构包括端板和第一顶托底板,端板设置在内钢管的末端,第一顶托底板与型钢的翼缘可拆卸连接,端板与第一顶托底板之间通过至少两根调节螺杆连接,型钢的翼缘、第一顶托底板和端板上均设置有供调节螺杆穿过的安装孔,端板靠近内钢管的一面和型钢的内侧翼缘上均设置有与调节螺杆配合的固定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40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框剪结构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异形混凝土洞体装配式模板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