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向纱束集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4839.X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9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赵谦;张立泉;宋坤;李超;郭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D01H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朱静谦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束 | ||
本发明涉及编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向纱束集束器,包括:支架,沿经向纱束的延伸方向所述支架上间隔设有对所述经向纱束进行纵向分离的第一分离装置和对纵向分离后的所述经向纱束进行横向分离的第二分离装置,在所述第一分离装置上设有若干个允许经向纱束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小于贯穿前的所述经向纱束的数量,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具有在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层状结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并且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向纱束集束器。
背景技术
2.5D编织制造成型是一种新型编织技术,它是纱束在三维空间中沿着经向和纬向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布并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整体结构。以其所特有的结构作为增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构件,具有质量轻、高强度、力学性能优异等诸多优点,目前已经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交通运输、能源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向民用领域不断扩展。
但是在编织成型的过程中,由于经向纱束需要依次经两个装置的分别加工处理,才能完成分层和分列的过程,这样就会使得加工和操作费时费力,成本较高,装置的占用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经向纱束的分层和分列加工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加工装置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分层和分列加工过程简单,成本较低,加工装置占用空间小的经向纱束集束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向纱束集束器,包括:
支架,沿经向纱束的延伸方向所述支架上间隔设有对所述经向纱束进行纵向分离的第一分离装置和对纵向分离后的所述经向纱束进行横向分离的第二分离装置,在所述第一分离装置上设有若干个允许经向纱束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小于贯穿前的所述经向纱束的数量,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具有在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层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分离装置为按预定密度设有若干瓷眼的瓷眼板。
进一步,若干瓷眼在所述瓷眼板上成行成列排布。
进一步,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包括在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一对相向设置的侧壁上。
进一步,若干所述支撑杆在所述侧壁上的正投影连线与所述经向纱束的延伸方向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所述侧壁为直角三角形,若干所述支撑杆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间隔排布。
进一步,在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各设有一使得支撑杆在所述侧壁上转动的旋转件。
进一步,所述旋转件为轴承。
进一步,相邻两列所述瓷眼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瓷眼的行数与所述支撑杆的行数相同。
进一步,相邻两列所述瓷眼交错设置,且所述瓷眼的行数为所述支撑杆的行数的整数倍。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经向纱束集束器,在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一分离装置,在支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分离装置,第一分离装置将经向纱束纵向分离,第二分离装置将经向纱束横向分离,经向纱束可以从第一分离装置向第二分离装置方向延伸,同时也可以从第二分离装置向第一分离装置方向延伸,即可以先对经向纱束进行纵向分离,再进行横向分离,也可以先进行横向分离,再进行纵向分离。在第一分离装置上成型有若干通孔,通孔的数量小于经向纱束的数量,经向纱束自左向右穿过通孔,经过第一分离装置实现分列功能,然后经过第二分离装置实现分层功能,从而缩小经向纱束所占的面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在一个装置中同时完成经向纱束的分层和分列功能,简化了装置结构和加工过程,缩小了占地面积,且成本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48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