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铆钉上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4991.8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5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鞠晋;龚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32 | 分类号: | B21J1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献茹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料 铆钉组件 铆钉枪 铆钉 定位块 下压块 上料装置 影响产品 把手 定位块顶端 方向移动 技术效果 手动上料 传统的 放置槽 限位块 侧板 铆接 下压 底座 加工 缓解 失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铆钉上料装置,涉及铆钉上料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侧板、下压块、定位块、上料把手和铆钉组件;通过使用上料把手带动定位块向远离铆钉枪或产品的方向移动,后将铆钉组件放置于定位块顶端的放置槽中,定位块回位时带动铆钉组件进入到铆钉枪或产品中,完成铆钉组件的上料,上料完毕后,铆钉枪或产品下压下压块,避免限位块和下压块影响产品的加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手动上料效率不佳,且上料后需要精确的定位,否则将进不去铆钉枪头部,从而铆接失败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快速、精准的铆钉上料,且不影响产品加工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铆钉上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铆钉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化装配是指以自动化机械代替人工劳动的一种装配技术,在装配过程中,自动化装配可完成以下形式的操作:零件传输、定位及其连接;用压装或由紧固螺钉、螺母使零件相互固定;装配尺寸控制以及保证零件连接或固定的质量;输送组装完毕的部件或产品,并将其包装或堆垛在容器中等。
在自动装配过程中,铆钉的上料进场通常采用手动上料。
但是,传统的手动上料效率不佳,且上料后需要精确的定位,否则将进不去铆钉枪头部,从而铆接失败。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铆钉上料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手动上料效率不佳,且上料后需要精确的定位,否则将进不去铆钉枪头部,从而铆接失败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铆钉上料装置,包括:底座、侧板、下压块、定位块、上料把手和铆钉组件;
底座与侧板连接,下压块与侧板连接,且下压块可相对于侧板滑动,定位块与下压块连接,且定位块可相对于下压块滑动;
定位块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放置槽,铆钉组件放置于放置槽内,且铆钉组件与定位块连接,上料把手与定位块远离下压块的一侧连接,上料把手用于带动定位块相对于下压块移动。
进一步的,铆钉上料装置还包括竖直滑轨组件;
竖直滑轨组件设置于下压块和侧板之间,且下压块与竖直滑轨组件连接,下压块可沿着竖直滑轨组件移动,以使下压块可相对于侧板移动。
进一步的,铆钉上料装置还包括第一复位弹性部;
第一复位弹性部设置于下压块和底座之间,且第一复位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下压块和底座连接,第一复位弹性部用于使下压块具有远离底座方向的运动趋势。
进一步的,第一复位弹性部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弹簧;
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穿过下压块与下压块远离底座的一侧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第一弹簧设置于第一连接杆上,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压块和底座抵接。
进一步的,铆钉上料装置还包括水平滑轨组件;
水平滑轨组件设置于下压块和定位块之间,且定位块与水平滑轨组件连接,定位块可沿着水平滑轨组件移动,以使定位块可相对于下压块移动。
进一步的,铆钉上料装置还包括第二复位弹性部;
第二复位弹性部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弹簧;
第二连接杆穿过定位块与连接板的一端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下压块连接,第二连接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抵接端,第二弹簧设置于抵接端和定位块之间的第二连接杆上,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抵接端和定位块抵接。
进一步的,上料把手包括握持端和固定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49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