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共熔物类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6174.6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1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贾寒;冷旭;黄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07C215/40 | 分类号: | C07C215/40;C07C213/08;C07C57/30;C07C51/41;C09K8/58;F17D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稠油降粘剂 低温共熔物 制备方法和应用 稠油降粘 聚合物降粘剂 油溶性降粘剂 表面活性剂 高温条件 环境友好 降粘性能 搅拌加热 氯化胆碱 透明液体 原料价格 苯丙酸 降粘剂 潜在的 无毒性 油浴 合成 | ||
本发明涉及稠油降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共熔物类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中的低温共熔物类稠油降粘剂,由氯化胆碱和3‑苯丙酸在80~100℃油浴中搅拌加热1~3h,至反应混合物呈透明液体为止。与其它市场上常用的表面活性剂降粘剂、聚合物降粘剂、油溶性降粘剂相比,本发明原料价格低廉,合成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无毒性,在稠油降粘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在高温条件下仍具有极佳的降粘性能。本发明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稠油降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共熔物类稠油降粘剂,一种稠油降粘剂在高胶质沥青质含量稠油降粘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石油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自然资源之一,是多种有机化合物的不均匀混合物,分子量差异较大。石油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用于交通运输、工业制造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石化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全球石油探秘储量增加150亿桶,达到1.7万亿桶。从储量分布来看,OPEC组织占据了全球71.6%的石油储量,而非OPEC国家石油储量仅占到28.4%,储量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2016年全球平均石油消费量达到9655万桶/天,其中美国消费量稳居全球第一,达到1963万桶/天;中国消费量位居第二,达到1238万桶/天。以目前世界石油需求水平计算,现有探明储量还能持续开采约50年。但全球石油需求正在稳步上升,受印度和中国等新兴市场能源消费的推动,预计未来十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增长20-25%。
美国石油协会(API)对原油进行了分类,将API重度大于31.1°的原油定义为轻质油,API重度在22.3°和31.3°之间定义为中质油,稠油的API重度在10°和22.3°之间,超稠油(沥青)的API重度小于10°。API指数越高,油品质量越高,商业价值就越大。
稠油是前景广阔的非常规石油资源,我国稠油储量占探明总原油储量的三分之一。稠油的突出特点是高粘度,需要使用额外复杂工艺将其从储层提取到地上并将其进行长距离运输。目前稠油的开采方式主要分为热法和非热法。热法包括储层燃烧、循环蒸汽吞吐和蒸汽辅助重力驱等技术。非热法包括掺稀降粘、化学降粘和乳化降粘等技术。热法虽然非常有效,但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并且涉及高额的配套工艺支出。非热方法如掺稀法,虽不是能量密集型,但需要大量的稀释剂才能达到正常开采需要的粘度,严重影响了其经济性。乳化降粘存在对后段联合站破乳脱水带来困难的负面影响以及废水处理问题,未能在现场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现有化学降粘法对稠油具有一定降粘效果但存在降粘率低、环境污染、生物毒性高等问题。油溶性降粘剂的研制是稠油降粘的研究热点,但符合工业要求的油溶性降粘剂少有报道。
CN 101007939A提出一种溶剂油比例达到50%-90%的稠油降粘剂,含有芳烃类、杂环类和柴油。此类降粘剂用量大、降粘效率低,经济性差。CN 101245240A提出了一种用丙烯酸高级酯和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与十二烷基苯磺酸共混物引发聚合得到的稠油降粘剂,用于稠油的管道输送降粘。此类降粘剂引入了两亲性官能团以及极性基团来增强蜡质与沥青质分子间的斥力,拆散结构使得粘度降低,提高了抗沉积性。但本质上讲,该降粘剂属于降凝剂型,对含蜡量低的稠油没有效果。为了避免以上各类降粘剂的缺点,寻求性能更加优良,同时副作用更小的稠油降粘剂,人们开始着眼于一些其它类型的化学物质,并探究其作为稠油降粘剂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量少、无毒性且降粘性能好的低温共熔物类稠油降粘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低温共熔物类稠油降粘剂,离子组成为:
进一步包括所述一种低温共熔物类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由氯化胆碱和3-苯丙酸加热搅拌合成。
进一步的,所述氯化胆碱和3-苯丙酸摩尔比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61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的井冈霉烯胺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邻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