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互联配电网动态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6652.3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1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葛乐;韩华春;褚国伟;李强;吕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康燕文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配电网 动态 优化 调度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柔性互联配电网动态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多端背靠背柔直MBVH各变流器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为控制变量,利用预先建立的电压预测模型预测k+1时段系统各节点电压;
(2)以预测出的k+1时段系统各节点电压为输入变量,对预先建立的多端背靠背柔直连接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出k+1时段多端背靠背柔直各变流器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作为k+1时段多端背靠背柔直的调度指令值;
(3)将k+1时段多端背靠背柔直的调度指令值下发至调度中心;
(4)测量k+1时段多端背靠背柔直的调度指令值下发后系统中各节点实际电压,作为下一滚动优化时段电压预测模型的初始值,令k=k+1转至步骤(1),进入新一轮优化;直至遍历整个调度周期,结束优化;
步骤(1)所述利用预先建立的电压预测模型预测k+1时段系统各节点电压,实现过程如下:
分别对潮流方程各节点电压幅值和相位求偏导,得到雅克比矩阵J,并对其求逆,得到各节点电压相对于各节点注入有功、无功功率的灵敏度矩阵:
[Δδ1,ΔU1,…,Δδn,ΔUn]T=J-1[ΔP1,ΔQ1,…,ΔPn,ΔQn]T
其中:Δδ1,ΔU1分别为配网节点1电压相位和幅值变化量;Δδn,ΔUn分别为配网节点n电压相位和幅值变化量;ΔP1,ΔQ1分别为配网节点1注入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变化量;ΔPn,ΔQn分别为配网节点n注入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变化量;
根据所述灵敏度矩阵预测各节点电压:
U(k+Δt)=U(k)+ΔUG(k)+ΔUD(k)
其中:U(k)表示k时刻配网各节点电压构成的向量,ΔUG(k)表示k时刻由MBVH各变流器输出功率变化引起的各节点电压变化量构成的向量,ΔUD(k)表示k时刻由可再生能源以及负荷功率波动造成的各节点电压变化量构成的向量;U(k+Δt)表示k+Δt时刻配网各节点电压构成的向量;
通过对电压预测方程反复迭代,直到向前预测P步,得到各节点电压在预测时域PΔt内的预测输出值构成的向量Uf,各节点电压的额定值构成的向量用UR表示:
UR=[U1r(k+Δt)…Unr(k+Δt),…,U1r(k+PΔt)…Unr(k+PΔt)]T
其中,Uf为各节点电压在预测时长PΔt内的预估输出值构成的向量;分别为节点1和节点n在k+Δt时刻的预测电压;分别为节点1和节点n在k+PΔt时刻的预测电压;分别为节点1和节点n在k+Δt时刻的额定电压;分别为节点1和节点n在k+PΔt时刻的额定电压;T表示矩阵转置的符号;
步骤(2)所述的预先建立的多端背靠背柔直连接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其中,t0为当前时刻;F为总目标函数;F1为综合供电成本最低目标函数;F2为节点电压偏差最小目标函数;f1(t)和f2(t)分别为t时刻购电成本和网损成本;Ci(t)、PSTi(t)、PDGi(t)、PDi(t)分别为t时刻节点i处的母线节点电价、变电站出口功率、分布式电源有功出力和负荷有功功率;Cw(t)为t时刻购电电价;Δt表示一个调度周期中单个时段的时间间隔;n表示配电网中的节点数;
步骤(2)所述的对预先建立的多端背靠背柔直连接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包括:根据配网运行情况自适应调整F1和F2两目标函数之间的权重分配,建立总目标函数F:
其中,α为自适应权重,与优化目标函数F2线性相关,ε1与ε2为相应线性关系系数,且ε1、ε2≥0,F2max和F1max分别为电压偏差和综合供电成本的最大值;综合供电成本目标F1和电压偏差目标F2的最终值根据上述自适应权重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66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出力状态计算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备自投闭锁校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