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仪器的文件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7333.4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4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军;李树彪;郭永瑞;刘丹;李明太;庄志远;蔡洪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1 | 分类号: | G06F16/11;G06F16/172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55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仪器 控机 文件传输 文件数据 文件尾信息 发送文件 实际文件 校验码 存储 自动化测试 程控指令 传输指令 创建连接 解析文件 人工干预 生成请求 指令处理 总线 文件头 断开 分解 指令 中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仪器的文件传输方法,涉及测试仪器的文件传输领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外控机需要获得测试仪器中存储的文件数据时必须中断自动化测试,进行人工干预的不足。该方法包括测试仪器通过总线与外控机连接,创建连接通道;外控机发送文件传输指令到测试仪器端;测试仪器端接收到指令后,执行指令处理并生成请求文件数据,文件数据中包括实际文件信息、文件头、文件长度、校验码和文件尾信息;测试仪器端发送文件数据到外控机;外控机接收到文件数据后,解析文件头、文件长度、校验码和文件尾信息,分解出实际文件信息,并将其存储;外控机断开与测试仪器的连接。很好地解决了测试仪器与外控机之间经由程控指令文件传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仪器的文件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仪器的文件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程序控制技术的发展,用户远程控制仪器完成自动化测试已成为仪器的主要使用场景。仪器自动化测试完成后,海量测试数据及显示信息等都需要保存成文件,方便后续查阅及数据分析。现代化测试仪器拥有多样化的文件存储格式,如网络分析仪一款仪器中就有S2P、S3P、CAL、CST、JPEG、PNG和PRN等多种文件格式。
现代测试仪器大多提供远程控制接口(如GPIB、LAN和USB等),外控机可经由这些接口发送指令控制仪器。设置和读取数据的指令比较容易实现,但读取仪器存储的文件数据(如JPEG、PNG等格式的图片文件)的指令很难实现。
外控机需要获得仪器中存储的文件数据时,多采用中断自动测试,人工U盘或局域网共享拷贝的方式。典型流程为:
外控机发送指令,控制仪器存储数据文件;
仪器接收到指令后,将数据信息存储到本地;
操作人员使用U盘或局域网,将文件从仪器中拷贝到外控机;
外控机上运行的软件处理(解析或上传等)数据文件。
现有技术方案有如下不足:
其一:必须中断自动化测试,进行人工干预。测试软件无法实现自动化运行,需手动将数据文件拷贝到本地,才能完成数据文件的处理;
其二:降低执行效率,无法实时传输输入文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测试仪器的文件传输方法,该传输方法实现了测试仪器文件远程自动传输,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试仪器的文件传输方法,包括:
1)测试仪器通过总线与外控机连接,创建连接通道;
2)外控机发送文件传输指令到测试仪器端;
3)测试仪器端接收到指令后,执行指令处理并生成请求文件数据,文件数据中包括实际文件信息、文件头、文件长度、校验码和文件尾信息;
4)测试仪器端发送文件数据到外控机;
5)外控机接收到文件数据后,解析文件头、文件长度、校验码和文件尾信息,分解出实际文件信息,并将其存储;
6)外控机断开与测试仪器的连接。
优选地,测试仪器内部实现文件数据的传输过程为:
根据指令的参数,生成对应格式的文件数据;
得到文件数据的长度并记为Len,将长度数据以ASCII码形式加到文件内容的前面,每一个十进制位占用一个字节;
根据长度数据,得出长度数据所占字节数,记为ByteOFLen,将其加到长度数据的前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73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