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离层与地震前兆相关量时空特性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7573.4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3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黄翔东;陈强;王健;查楠;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鳌***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离层 地震前兆 临界频率 时空特性 空间变化规律 电离层变化 多维空间 态势分析 异常分析 分析 观测链 测站 反演 链路 重构 探测 | ||
1.一种电离层与地震前兆相关量时空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案包括:
步骤A:采集地震电离层观测网的斜向探测链路的最高可用频率数据;
步骤B: 探测数据预处理,利用十分位法去除异常数据,计算数据中值;
步骤C:确定反演过程中的参数,包括转换因子、磁旋频率以及传输因子;
步骤D:利用两个站点之间的经纬度确定电离层距离,利用修正克里格法计算权重,最后利用此结果以及临界频率反演结果进行区域重构;
步骤E:利用反演及重构得到的结果分析算电离层参数时间和空间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离层与地震前兆相关量时空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步骤C具体叙述如下:
步骤C1:根据经验公式,利用探测站点之间的传输距离,确定转换因子;
步骤C2:基于六级球谐函数地磁场模型计算路径中点处的磁旋频率的参考值;
步骤C3:利用基本MUF对应时延估算M(3000)F2;
步骤C4:进行临界频率反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离层与地震前兆相关量时空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步骤D具体叙述如下:
步骤D1:利用两个站点之间的地理经纬度计算电离层距离;
步骤D2:利用重构方程组计算出权重;
步骤D3:利用上述结果计算未知地点的电离层参量foF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离层与地震前兆相关量时空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步骤E具体叙述如下:
步骤E1:分析电离层参数的昼夜、季节以及随太阳活动变化特性;
步骤E2: 利用网格等值线追踪算法,计算电离层参数的空间等值线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未经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75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震动摇摆分量获取方法
- 下一篇:水平裂缝预测方法、装置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