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7778.2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5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荣志;胜又康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2D21/1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部 车身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车身前部结构具有:一对侧轨(14),在车辆的前部的左右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及中空的保险杠加强件(28),沿着车辆左右方向延伸,并与一对侧轨(14)的前端结合。保险杠加强件(28)具有从侧轨(14)向外侧延伸的侧方延长部(32)。车身前部结构进一步具有载荷传递部件(34),该载荷传递部件(34)从侧方延长部(32)的前表面贯通该侧方延长部(32),并进一步向后方且向车辆内侧延伸。在发生小重叠碰撞时,载荷传递部件(34)将碰撞载荷直接向侧轨(14)传递。
参照文献
将2017年11月24日提出申请的包含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及摘要在内的日本特愿2017-225673号作为参照而引用于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冲击吸收的构造。
背景技术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具有:一对侧方骨架部件,沿着车身的左右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及保险杠加强件,沿着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与一对侧方骨架部件的前端结合。保险杠加强件具有从一对侧方骨架部件向外侧延伸的侧方延长部。当发生小重叠碰撞时、即碰撞对象物与侧方延长部碰撞时,为了将该碰撞载荷向侧方骨架部件的侧面传递而设有从侧方延长部向后方且向车辆内侧延伸的载荷传递部件。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示出有通过前侧固定部(34)而与保险杠加强件(18)的侧方延长部(伸出部20)的后表面结合的载荷传递部件(滑动隔离物30)。另外,上述()内的部件名及附图标记是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使用的部件名及附图标记,与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部件名及附图标记没有关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38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保险杠加强件为中空部件,在载荷传递部件与其后表面结合的情况下,当侧方延长部接收到载荷时,有时保险杠加强件被压扁而变形,无法将碰撞载荷充分地向侧方骨架部件传递。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施加于侧方延长部的碰撞载荷经由载荷传递部件而向侧方骨架部件高效地传递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具有:一对侧方骨架部件,在车辆的前部的左右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中空的保险杠加强件,沿着车辆左右方向延伸,与一对侧方骨架部件的前端结合,且具有从一对侧方骨架部件向外侧延伸的侧方延长部;及载荷传递部件,从保险杠加强件的侧方延长部的前表面起贯通该侧方延长部,并进一步向后方且向车辆内侧延伸。
载荷传递部件贯通保险杠加强件,因此当发生小重叠碰撞时,碰撞对象物直接与载荷传递部件碰撞,碰撞载荷被直接向侧方骨架部件传递。
此外,也可以是,保险杠加强件具有形成中空的四边形截面的上壁、下壁、前壁及后壁,而且,在上壁与下壁的中间具有至少一个加强壁,加强壁以连接前壁与后壁的方式配置。并且,载荷传递部件位于保险杠加强件的上壁、下壁及加强壁中的两个相邻的壁之间。
即使在使载荷传递部件贯通保险杠加强件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加强壁,能够维持保险杠加强件的强度及刚性。
此外,也可以是,载荷传递部件是具有上壁及下壁的中空部件,该载荷传递部件的上壁与下壁分别设置在与对应的保险杠加强件的相邻的壁平行地邻接的位置。
载荷传递部件设置在被保险杠加强件的壁夹着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载荷传递部件相对于保险杠加强件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
此外,也可以是,保险杠加强件及载荷传递部件是金属制的,在保险杠加强件的前表面及后表面,载荷传递部件的至少上壁及下壁被焊接于保险杠加强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7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