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7868.1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0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智广;吴红艳;严芳;高光;徐军田;佟善英;臧纱纱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淮海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30 | 分类号: | A01K61/30;A01K61/70;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马国冉 |
地址: | 26402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参 资源 养护 大型 海藻 增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可包括:藻礁,所述藻礁包括母礁和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母礁的子礁;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母礁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收集器的上侧,且处于所述收集器的上开口的上侧;海参礁,设置于所述收集器的下开口的下侧;和集光装置,安装于所述收集器的下开口处。可在增殖大型海藻的同时,在增殖海藻下方设海参养护区,通过收集器收集断裂藻体为海参提供饵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藻增殖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海藻主要分布在近海潮间带和潮下带浅水区,对大气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氮、磷营养盐具有快速的吸收能力,是近海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近海环境的净化者。同时,大型海藻成片分布形成的海藻场又能够为近海各种海洋动物提供觅食、栖息和产卵孵化的场所,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典型生态系统,因而,大型海藻在近海生态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决定着近海的渔业资源种类和总量。
近些年,由于填海造地、港口建设、人为采集等人类活动的破坏,大型海藻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而,对大型海藻的资源恢复和增殖技术的研究正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已公布关于大型海藻增殖的专利技术主要有“一种海黍子增殖礁及使用方法”、“一种海黍子的海底增殖方法”、“海藻增殖放流设备及海藻增殖放流方法”、“一种具有护苗功能的海藻增殖装置”等,这些现有技术采用水泥块、聚乙烯绳等增殖礁人工附苗后投放入海,或辅以浮漂、缆绳等使幼苗处于适宜水层从而保护海藻幼苗存活生长。这些技术所增殖海藻种类单一、难以形成常年稳定的生态群落,如处于悬浮水层则难以为底栖动物提供栖息觅食场所,同时藻体季节性衰退腐败可能造成海水水质恶化。因而难以发挥大型海藻的近海基础性生态功能,缺乏资源修复的生态性、持续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海参养殖及海藻增殖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及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海参资源养护的大型海藻增殖装置,其包括:
藻礁,所述藻礁包括母礁和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母礁的子礁;
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母礁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收集器的上侧,且处于所述收集器的上开口的上侧;
海参礁,设置于所述收集器的下开口的下侧;和
集光装置,安装于所述收集器的下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器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海参礁为多个,且包括多个第一海参礁,多个所述第一海参礁首尾临近地设置依次,以形成一圈所述第一海参礁;且
所述第一海参礁具有:
第一底板;
第一侧板,从所述第一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外侧边缘处向上且所述第一底板的中部延伸出;和
第二侧板,从所述第一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内侧边缘处向上且所述第一底板的中部延伸出;且
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多个海参进出通孔;所述第一侧板的上边缘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上边缘间隔设置,以形成藻体进敞口。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海参礁还包括多个第二海参礁,设置于一圈所述第一海参礁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海参礁具有:
第二底板;
第三侧板,从所述第二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外侧边缘处向上且所述第二底板的中部延伸出;和
第四侧板,从所述第二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内侧边缘处向上且所述第二底板的中部延伸出;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淮海工学院,未经鲁东大学;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7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