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导航军码授时设备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7869.6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0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冲;李建华;李峰;王强;李建勋;洪诗聘;吴婵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4R20/02 | 分类号: | G04R20/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安娜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导航 授时 设备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卫星导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卫星导航军码授时设备的设计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步骤一搭建测试平台,连接高精度北斗授时卫星接收机、脉冲处理卡、计算机、被测接收机;步骤二:高精度北斗授时卫星接收机21输出同步脉冲,通过脉冲处理卡22输出至计算机;等共计9个步骤,采用本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精度,授时精度误差不大于±10ms,定位计时误差不大于±30ms。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导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卫星导航军码授时设备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具有装配军码芯片,具备北斗军码定位的被测卫星导航接收机。
一般地,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军码直捕测试首次定位时间,被测接收机在民码定位状态下,将北斗时间信息通过通信端口同步至计算机本地时钟。被测接收机关机。
被测接收机重新开机,计算机按照指令将北斗时间信息+模糊度通过通信端口回传至被测接收机,被测接收机开始军码定位,同时开始秒表计时,被测接收机军码直捕定位完成后计时结束。
相关技术中,由于计算机到被测接收机的双向通信延时,引入授时精度误差为±0.5s。秒表计时定位时间时,引入定位计时误差为±2s。误差量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导航军码授时设备的设计方法,以提高测量精度,授时精度误差不大于±10ms,定位计时误差不大于±30ms。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卫星导航军码授时设备的设计方法,本方法包括步骤一:搭建测试平台,连接高精度北斗授时卫星接收机、脉冲处理卡、计算机、被测接收机;
步骤二:高精度北斗授时卫星接收机21输出同步脉冲,通过脉冲处理卡22输出至计算机;
步骤三:高精度北斗授时卫星接收机输出北斗时间信息,所述北斗时间信息在对应同步脉冲发出后300ms内输出至计算机;
步骤四:通过计算机发送军码直捕授时指令,所述指令由人工向计算机发起;
步骤五:计算机处理上个同步脉冲后接收的北斗时间信息,所述北斗时间按输入指令加入模糊度,同时+1s;
计算机对所述北斗时间数据的发送延迟进行时间修正;
步骤六:计算机在检测到下个同步脉冲的时刻向被测接收机发送修正后的北斗时间信息,所述时刻计算机开始计时;
步骤七:被测接收机接收修正后的北斗时间信息,被测接收机接收到计算机传输的所述修正后的北斗时间信息之后,开始军码捕获;
步骤八:被测接收机向计算机输出定位信息,被测接收机在成功捕获到第一颗卫星后,向计算机输出捕获成功标志,被测接收机在军码定位后,向计算机输出军码定位标志;
步骤九:计算机统计军码直捕时间,计算机接收到所述捕获成功标志时停止计时器,所用时间为军码直捕时间;
计算机接收到所述军码定位标志时停止计时器,所用的时间为军码定位时间。
一种卫星导航军码授时设备的设计方法,所述步骤二中的同步脉冲频率为1Hz。
一种卫星导航军码授时设备的设计方法,高精度北斗授时卫星接收机向计算机传输北斗周、周内秒数据共10个字节,通信接口传输速率为115200b/s,则传输时间为0.69ms,即授时误差为0.69ms,满足±10ms要求。
一种卫星导航军码授时设备的设计方法,被测接收机到计算机传输的数据解一帧定位数据共255字节,通信接口传输速率为115200b/s,则判断定位标记所用时间为17.7ms,计算机数据发送延时补偿误差不大于1ms,总共误差为18.7ms,满足不大于±30ms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7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