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均匀电场理论野外孤立带电装备对雷电隐身的防雷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7914.8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6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市简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30 | 分类号: | F03D80/30;H02H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电 防雷 均匀电场 孤立 野外 杆塔 雷击 隐身 雷电 不均匀电场 传统避雷针 电器设备 防雷保护 感应电压 军队野战 设备安全 重要意义 装备使用 电荷 水泥 接地网 雷电流 地线 绝缘 通电 补充 改造 分析 | ||
1.一种基于均匀电场理论野外孤立带电装备对雷电隐身的防雷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野外孤立带电装备所需要保护半径和保护高度进行分析,及对野外孤立带电装备保护半径和保护高度进行防雷操作;所述对野外孤立带电装备所需要保护半径和保护高度进行分析为根据不同的装备防雷保护需要有不同的侧重,比如输电线路的减少雷击需要提高保护半径,风电机组的防雷保护的最大难度是高度,而且风电机组桨叶是旋转的动态过程,这样不但需要有保护半径还需要适应高度及在动态条件下的防护雷击的性能;所述对野外孤立带电装备保护半径和保护高度进行防雷操作为根据集电线路需要提高保护半径,所以针分为三层,而风电机组对保护半径要求不高,对垂直向上要求高,所述在每个桨叶的正反两面上角度与垂直在45°以内安装有针和机舱上安装有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均匀电场理论野外孤立带电装备对雷电隐身的防雷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的针为垂直方向,第二层的针与垂直方向形成的角大于45°,第三层的针与垂直方向形成的角大于7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均匀电场理论野外孤立带电装备对雷电隐身的防雷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线路杆塔10.5kV塔距为50m,35kV为100m-200m,220kV为200m-300m,所以不同电压等级的保护半径在50m-150m不同,所以针的数量我们取第一层取1根,第二层取7根,第三层取7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均匀电场理论野外孤立带电装备对雷电隐身的防雷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机组的每个桨叶的正反两面上角度与垂直在45°以内分布3根,3个桨叶18根加上机舱上7根共25只针,当其为动态时向上的针小于25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均匀电场理论野外孤立带电装备对雷电隐身的防雷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的长度取值根据10.5kV线路的杆塔之间的距离为50m,针长大于1.5m,35kV的塔距为100-200m,针长大于2.5m,110kV塔距为200-300m,针长大于3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市简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市简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79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