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8423.5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2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杉浦隆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王潇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正极 材料 | ||
1.一种锂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
具有层状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和
配置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表面的选自锂传导体和电子传导体中的至少1种传导体,
在所述正极材料包含所述锂传导体的情况下,配置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003)面以外的面上的所述锂传导体相对于所述锂传导体的总量的比例为50%以上且100%以下,
在所述正极材料包含所述电子传导体的情况下,配置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003)面上的所述电子传导体相对于所述电子传导体的总量的比例为50%以上且10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材料,
配置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003)面以外的面上的所述锂传导体相对于所述锂传导体的总量的比例为70%以上且10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材料,
配置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003)面上的所述电子传导体相对于所述电子传导体的总量的比例为70%以上且10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材料,
配置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003)面上的所述电子传导体相对于所述电子传导体的总量的比例为70%以上且10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材料,
所述正极材料包含所述锂传导体和所述电子传导体这两者。
6.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材料,
所述电子传导体是用ABO3-δ表示的钙钛矿型氧化物,在式中,A为La与选自Ca、Sr和Ba中的至少1种元素的组合,B为Co与选自Mn和Ni中的至少1种元素的组合,δ为用于得到电中性的氧缺位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材料,
所述电子传导体是用ABO3-δ表示的钙钛矿型氧化物,在式中,A为La与选自Ca、Sr和Ba中的至少1种元素的组合,B为Co与选自Mn和Ni中的至少1种元素的组合,δ为用于得到电中性的氧缺位值。
8.一种锂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具有层状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和选自具有负电荷的锂传导体和具有正电荷的电子传导体中的至少1种传导体的工序;和
以下述方式将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和所述传导体混合的工序,
所述方式为:
在所述正极材料包含所述锂传导体的情况下,配置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003)面以外的面上的所述锂传导体相对于所述锂传导体的总量的比例为50%以上且100%以下,
在所述正极材料包含所述电子传导体的情况下,配置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003)面上的所述电子传导体相对于所述电子传导体的总量的比例为50%以上且10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84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