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维生素K2和血栓溶解酶联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8639.1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2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拖平;李苏红;周宇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66 | 分类号: | C12P7/66;C12N9/68;C12R1/125;C12R1/07;C12R1/225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8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栓溶解酶 维生素 天然维生素 发酵液 联产 产率 吸附 高分子化合物 发酵培养基 代谢产物 浓缩干燥 有机溶剂 固体物 膜过滤 洗脱液 菌株 洗脱 生产成本 发酵 过滤 回收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天然维生素K2和血栓溶解酶联产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代谢产物中含有维生素K2和血栓溶解酶的菌株于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发酵液;于发酵液中加入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吸附,吸附发酵液中的维生素K2,过滤,固体物加入有机溶剂进行洗脱,洗脱液经浓缩干燥,得维生素K2产品;滤液通过膜过滤技术回收血栓溶解酶。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同时生产维生素K2和血栓溶解酶,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省了资源,不会造成原料的浪费,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联产方法,提高了天然维生素K2的产率和纯度。同时也提高了血栓溶解酶的产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营养强化剂、功能食品和药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天然维生素K2和在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与治疗领域具有明显作用的血栓溶解酶的联产技术。
背景技术
在人类所面对的众多疾病中,骨质疏松成为了威胁人体健康的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据统计,目前我国骨质疏松患者达16%,约有2.3亿人之多。特别是对一些老年或绝经后的妇女,骨流失现象非常严重,骨质疏松症已逐渐成为困扰这部分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目前市场上虽有众多的针对骨质疏松症的补钙食品或药品,但“补钙而总是不钙,补钙而缺钙”、补钙效果不佳的现象仍是当今食品与医药界需要努力克服和解决的不争的事实。一般来说,外源的钙离子只有在维生素D的作用下才能被人体吸收,但进入体内的钙只有在VK2的协同作用下才能沉积到骨骼中。目前国际上虽有一些激素类药物对骨质疏松治疗具有治疗效果,但其有效作用期只有2-3年,且副作用大。VK2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最有效的化合物。
国际上生产VK2主要有微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两种方法。用化学方法合成的VK2主要为VK2-4,但是其产率低、污染大、产品活性低、作用时间短、毒副作用大。而天然的VK2-7是目前公认的维生素K2中生物活性最高、稳定性最好的化合物,对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预防与治疗效果。但在天然VK2的生产中,要用到大量的有机溶剂来提取VK2,生产效率低且操作危险性大、环境污染也大。
心脑血管疾病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尿激酶等抗血栓药物存在稳定性差、作用时间短、半衰期短等缺点。
另外,目前虽有关于天然VK2和血栓溶解酶生产的报道,但都是通过独立的技术途径进行生产,致使生产一种产品时会损失掉另一种产品,或者会使另一种产品的结构被破坏而失去其生物活性或效价,同时使得产品的生产成本偏高而利用效率低下。目前生产上还没有关于这两种产品联产的技术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生产VK2和血栓溶解酶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天然维生素K2和血栓溶解酶联产方法,方法如下:
1)将代谢产物中含有维生素K2和血栓溶解酶的菌株于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发酵液;
2)于发酵液中加入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吸附,吸附发酵液中的维生素K2,过滤,滤液备用,固体物加入有机溶剂进行洗脱,洗脱液经浓缩干燥,得维生素K2产品;
3)滤液通过膜过滤技术回收血栓溶解酶。
进一步的,上述的天然维生素K2和血栓溶解酶联产方法,所述的菌株是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乳酸菌或其他代谢产物中含有VK2和血栓溶解酶的微生物。
进一步的,上述的天然维生素K2和血栓溶解酶联产方法,所述的高分子化合物是水不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和/或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或吸附树脂类物质。
进一步的,上述的天然维生素K2和血栓溶解酶联产方法,所述的水不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是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淀粉及其衍生物、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多糖类蛋白质改性产物、聚乳酸、明胶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8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