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荞麦莱菔子散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9063.0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2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蒋凤明;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宁县蒋凤明苦荞系列食品厂 |
主分类号: | A61K36/70 | 分类号: | A61K36/70;A61K9/14 |
代理公司: | 贵阳贵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5 | 代理人: | 曾香兰 |
地址: | 553199 贵州省毕节市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荞麦 莱菔子 隔山撬 药物制剂领域 块根 产业化生产 重量配比 粗碎机 粉碎机 研磨机 重量计 粗粉 多食 细粉 制备 | ||
本发明属于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荞麦莱菔子散。以重量计,其组分为:荞麦5‑10g,隔山撬10‑20g,莱菔子3‑7。减少了三种组分的重量配比以克服荞麦性凉,不宜多食的问题,隔山撬以块根入药,莱菔子以种子入药,先用粗碎机分别将三种组分分别粉碎成粗粉,再用研磨机或粉碎机分别粉碎成细粉,可大大提高粉碎效果,缩短粉碎时间,并可形成产业化生产,提高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荞麦莱菔子散。
背景技术
散剂(powders)系指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散剂是最古老的传统剂型之一,古代《伤寒论》《名医别录》和《神农本草经》中均有大量散剂的记载。散剂除了可直接作为剂型,也是其他剂型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混悬剂、气雾剂、粉雾剂和喷雾剂等制备的中间体。
民间流传的荞麦莱菔子散,以重量计,包括荞麦15g,隔山撬30g,莱菔子10g。共研为细末。荞麦性凉,不易多食,三种药材共研,存在研磨时间长,研磨效果不佳,产量不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以重量计,其组分为:荞麦5-10g,隔山撬10-20g,莱菔子3-7g。
(2)可进一步限定为荞麦6-8g,隔山撬12-16g,莱菔子4-5g。
(3)荞麦莱菔子散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a、荞麦,隔山撬,莱菔子分别进行拣选,除去杂质;b、净选后的荞麦,隔山撬,莱菔子分别用粗碎机粉碎成粗粉,均能通过80目筛;c、荞麦,隔山撬,莱菔子粗粉分别用磨粉机或粉碎机粉碎成细粉;d、荞麦,隔山撬,莱菔子细粉分别过110-120目筛。e、将过筛的荞麦,隔山撬,莱菔子细粉用混合机混合均匀后既得成品。
(4)上述细粉均能通过120目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荞麦莱菔子散及其制备方法,包含荞麦,隔山撬,莱菔子,减少了三种组分的重量配比以克服荞麦性凉,不宜多食的问题,隔山撬以块根入药,莱菔子以种子入药,先用粗碎机分别将三种组分分别粉碎成粗粉,再用研磨机或粉碎机分别粉碎成细粉,可大大提高粉碎效果,缩短粉碎时间,并可形成产业化生产,提高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荞麦莱菔子散,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荞麦5g,隔山撬10g,莱菔子3g。
本发明荞麦莱菔子散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a、荞麦,隔山撬,莱菔子分别进行拣选,除去杂质;
b、净选后的荞麦,隔山撬,莱菔子分别用粗碎机粉碎成粗粉,均能通过80目筛;
c、荞麦,隔山撬,莱菔子粗粉分别用磨粉机或粉碎机粉碎成细粉;
d、荞麦,隔山撬,莱菔子细粉分别过110目筛。
e、将过筛的荞麦,隔山撬,莱菔子细粉用混合机混合均匀后既得成品。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荞麦莱菔子散,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荞麦5g,隔山撬10g,莱菔子3g。
本发明荞麦莱菔子散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a、荞麦,隔山撬,莱菔子分别进行拣选,除去杂质;
b、净选后的荞麦,隔山撬,莱菔子分别用粗碎机粉碎成粗粉,均能通过80目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宁县蒋凤明苦荞系列食品厂,未经威宁县蒋凤明苦荞系列食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9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