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9819.1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6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丁志敏;蒋德州;陈舸;田彬;蒋友权;邢晓敏;李贻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4W4/30;H04B7/185;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海权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设备 地线管理系统 临时接地线 输电线路 主机 无线信号连接 管理系统 智能地线 接地线 公共无线通信网络 杆塔 北斗卫星通信 输电工程 智能手机 工作票 专用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属于输电工程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地线管理系统主机、手持设备、智能地线柜;所述的智能地线柜与所述的地线管理系统主机使用无线信号连接;所述的地线管理系统主机与所述的手持设备都接入公共无线通信网络,使用无线信号连接;所述的手持设备具有智能手机的全部功能,并具有与北斗卫星通信的功能;所述的手持设备运行专用的线路工作票软件。并提供其操作方法。本系统可以规范输电线路临时接地线操作,防止误登杆塔、错挂接地线、漏拆接地线。操作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属于输电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停电施工、检修工作中,为了确保人身安全,防止输电线路倒送电、感应电,在施工段的两端挂接临时接地线、待任务完成后再全部拆除是施工人员必备的安全措施。然而,由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具有跨度长、点多面广、翻山越岭等特征,在检修相应线路时,往往需要设置多组接地线,而拆除这些接地线通常需要很多人较长时间操作才能完成,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误挂、漏拆接地线等问题。特别是高压线路的停送电检修任务时间短、线路环境复杂,一旦发生事故或故障,势必对人身安全及电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输电线路接地线的挂接或拆除主要依赖于人工巡查和清点,对线路临时接地线的使用管理还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主要存在问题:接地线取/还管理上手续繁琐,接地线不对号存放;误登杆塔,错挂接地线;挂/拆接地线未记录,可能会导致漏拆接地线;地线挂/拆状态及挂/拆位置无法实时监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套能够对输电线路临时接地线取/还、挂/拆的强制管理及实时监控的输电线路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并提供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的一种输电线路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输电线路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包括地线管理系统主机、手持设备、智能地线柜;
所述智能地线柜与所述的地线管理系统主机使用无线信号连接;
所述地线管理系统主机与所述的手持设备都接入公共无线通信网络,使用无线信号连接;
所述手持设备具有智能手机的全部功能,并具有与北斗卫星通信的功能;
所述手持设备用于运行专用的线路工作票软件。
基于所述的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传输工作票到手持设备的S1阶段:手持设备通过无线信号从地线管理系统主机下载工作票,手持设备能够自动识别工作票中的操作临时接地线的关键字,从而判断出需要挂接还是拆除临时接地线,进入S2阶段;
(2)是否挂接临时接地线的S2阶段:如果是需要挂接临时接地线,则进入S3阶段,如果是需要拆除临时接地线,则进入S4阶段;
(3)取临时接地线的S3阶段:操作人员携带手持设备到工具间,点击手持设备工作票软件显示的“开锁”按钮,地线管理系统主机收到手持设备通过无线信号发来的指令,立即将工作票中取用临时接地线的相关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到智能地线柜;智能地线柜根据临时接地线存放情况,自动打开相关柜门,语音提示操作人员取出指定编号的临时接地线;智能地线柜将已取出的临时接地线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到地线管理系统主机存档并更新地线管理系统主机的显示信息,进入S5阶段;
(4)拆除临时接地线的S4阶段:操作人员到达工作现场,先用手持设备拍照识别杆塔标识牌;如果识别结果与工作票当前执行项目要求的杆塔名称一致,则手持设备提示操作人员可以拆除临时接地线;操作人员拆除临时接地线完毕,用手持设备拍照拆除临时接地线后的杆塔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9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