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上水机器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0308.1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7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斌;徐剑乔;杜永新;王忠合;蒋金辉;王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11/00 | 分类号: | B61K11/00;B61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缺水 车厢 水箱注水口 现场监控层 远程管理层 设备层 列车 机器人系统 定位信息 机器人 进站列车 控制设备 人工成本 人员安全 上水接头 信息传输 无人化 股道 管网 连通 行车 采集 | ||
1.一种列车上水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管理层、现场监控层以及设备层;
所述远程管理层,用于与进站列车进行交互,获取列车的型号以及各节车厢缺水信息,且将该信息传输至现场监控层;
所述现场监控层,用于接收远程管理层的各节车厢缺水信息以及设备层采集的定位信息,且根据缺水信息以及定位信息控制设备层的对应设备工作;
所述设备层包括:
上水机器人,用于精确定位列车缺水车厢的水箱注水口以及用于将上水接头与对应缺水车厢的水箱注水口连通;
上水管网,用于通过所述上水机器人向缺水车厢的水箱注水口上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上水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管网包括一端连通至水源的上水干管以及与所述上水干管连通的上水支管,所述上水支管安设于所述上水机器人上,所述上水机器人包括可由所述现场监控层控制动作的机械臂以及安设于所述机械臂上且可与列车缺水车厢的水箱注水口对接的上水接头,所述上水支管与所述上水接头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上水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监控层包括PLC控制器以及机器人控制柜;
所述PLC控制器,用于与远程管理层进行交互,且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人控制柜以及所述上水管网自动工作;
所述机器人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机械臂动作以使所述上水接头与对应缺水车厢的水箱注水口对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上水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精确定位对应缺水车厢的水箱注水口的视觉定位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上水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监控层还包括图像采集卡,用于接收且转换所述视觉定位组件获取的图像信息,且所述机器人控制柜通过处理所述图像采集卡转换的数据信息以获得对应缺水车厢的水箱注水口的坐标。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上水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干管的进水口一端与所述上水支管的进水口一端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PLC控制器控制所述控制阀开关。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上水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接头包括接头壳体,所述接头壳体的出口端向外凸出设置有上水端套,所述上水端套为能够套装至列车注水口上的柔性环状件,所述上水端套之外设有用于将其夹紧在所述列车注水口上的上水夹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上水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机器人为固定式或者移动式,且其布置在车站到发线的两股道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上水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检测单元,用于监测上水过程中对应缺水车厢的水箱是否出现溢流,且在溢流时将溢流信息传输至所述现场监控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上水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监控层还包括应急处理模块,用于反馈所述上水机器人出现的故障信息且处理该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03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