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下承压装置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0504.9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8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全;胡玉庆;李帅;戚家南;曾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预应力 锚下承压 装置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下承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压装置为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式预应力锚下承压装置,包括栓钉(1)、超高性能混凝土(2)、大直径钢管(3)、小直径钢管(4)、大直径管底(5)和找平钢板(6),其中小直径钢管(4)嵌套在大直径钢管(3)内部,且大直径钢管(3)和小直径钢管(4)之间浇筑有超高性能混凝土(2),栓钉(1)固定于大直径钢管(3)的外边面,大直径管底(5)和找平钢板(6)分别位于大直径钢管(3)的底部和顶部;
其中所述的大直径钢管(3)为镀锌钢管,钢管厚度为3~5mm,且其底部焊接有大直径管底(5);所述的小直径钢管(4)为镀锌钢管;
所述的找平钢板(6)的直径小于大直径钢管(3)的内直径、大于小直径钢管(4)的外直径,且找平钢板(6)中间与小直径钢管对应位置,留有与小直径钢管(4)的外直径相等的圆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下承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直径钢管(4)嵌套在大直径钢管(3)内部,是指小直径钢管(4)与大直径钢管(3)同轴嵌套,且小直径钢管(4)与大直径钢管(3)的长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下承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直径钢管(4)与大直径管底(5)相焊接,且大直径管底(5)对应小直径钢管(4)的位置预留有圆形孔,圆形孔的直径与小直径钢管(4 )的外直径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下承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栓钉(1)固定于大直径钢管(3)的外边面,栓钉(1)的材质为高强钢,其固定方式为焊接,且栓钉(1)在大直径钢管(3)的外边面的布置方式采用非等间距布置,其沿找平钢板(6)至大直径管底(5)方向间距逐渐变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下承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2)的强度大于160MPa。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预应力锚下承压装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工大直径钢管(3),并在大直径钢管(3)的外边面焊接栓钉(1);
2)将大直径管底(5)焊接于大直径钢管(3)的底端;
3)将小直径钢管(4)与大直径钢管(3)同轴线嵌套,两端对齐,且将小直径钢管(4)与大直径管底(5)焊接在一起;
4)在小直径钢管(4)与大直径钢管(3)之间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
5)超高性能混凝土(2)初凝后将找平钢板(6)压入浇筑顶面,得到浇筑好的构件;
6)将浇筑好的构件养护后得到所述的组合式预应力锚下承压装置;
其中步骤6)所述的将浇筑好的构件养护后得到所述的组合式预应力锚下承压装置,养护的条件为:温度≥70℃、湿度≥95%、蒸汽养护7~28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下承压装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2)初凝后将找平钢板(6)压入浇筑顶面,是指将找平钢板(6)的顶面与大直径钢管(3)的顶面平齐,且找平钢板(6)整体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05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